[发明专利]一种多级纳米结构的球状介孔氮化碳光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3870.2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3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心晨;张明文;张金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02;C01B21/082;C01B3/0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纳米 结构 球状 氮化 光催化剂 | ||
1.一种多级纳米结构的球状介孔氮化碳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状介孔氮化碳具有以纳米片或类似纳米片的小颗粒由球心向四周均匀地扩散形成表面结构高度敞开、纳米结构高度稳定的微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纳米结构的球状介孔氮化碳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氮化碳的化学式为C3N4,是一种有机聚合物半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纳米结构的球状介孔氮化碳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状介孔氮化碳,具有100~250 m2/g的高比表面积,光吸收带边在400-500 nm。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纳米结构的球状介孔氮化碳光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氰胺为前驱物和球状介孔二氧化硅为硬模板,进行高温热聚合,除去硬模板后,即得球状介孔氮化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纳米结构的球状介孔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表面结构高度敞开的球状介孔二氧化硅;
(2)将球状介孔二氧化硅于高温煅烧除去有机物后,研磨,在加热搅拌下加入稀盐酸进行酸处理,离心,烘干,研磨;
(3)在含抽滤头的烧瓶中,加入质量比为1:4~1:10的步骤(2)的二氧化硅和氰胺,在真空条件下,超声和加热;加水离心除去过量氰胺,烘干;将固体粉末于723~923K氮气炉中高温煅烧2~8h;用NH4HF2溶液刻蚀除去二氧化硅模板,水洗,烘干,即得球状介孔氮化碳。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纳米结构的球状介孔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级纳米结构的球状介孔氮化碳光催化剂应用于可见光下分解水制取氢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38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