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桥梁导风栏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4741.5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列;徐勇;何庭国;谢海清;任伟;吕娜;张英虹;金怡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亚佳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E01F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桥梁 栏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桥梁,特别涉及一种铁路桥梁导风、挡风装置,以减少横风对高速机车的影响,保证列车的高速安全运行。
背景技术
为防止铁路风区强横风引起的列车倾覆或脱轨事故发生,降低铁道车辆在横风作用下的气动力,保障列车在大风气候条件下能正常安全行驶,国内外普遍采取的主要有效措施是在风区修建挡风墙或防风栅。根据兰新线等西部砾漠地区铁路风区强风沙的情况,目前,国内在这些铁路风区采用不透风的挡风墙形式基本有3种:土堤式、混凝土加筋对拉式、“L”型混凝土预制板式。铁路有关单位就上述挡风墙对降低在横风下铁道车辆所受气动力的抗风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在工程上得到实际应用,其挡风墙从路肩算起的合理高度在路堤上为3m,在桥梁上为4m;挡风墙距相邻的铁路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为3.5m。挡风墙结构重量大、造价高,并不适宜用于铁路桥梁。如用于铁路桥梁,则要对桥梁进行加强,这在工程上十分不经济。
目前铁路桥梁的防风措施多采用防风栅,即在桥梁上(路堤上)两侧设立防风栅。防风栅在结构上主要由安装立柱的档风板构成,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的安装立柱与梁体固定连接,档风板固定安装在相邻两安装立柱上。档风板金属栅型和金属孔板型主要有2种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地确定防风栅高度和充实率,现有的防风栅能取得较好的抗风效果,可将车辆侧力系数平均降低50%至60%,可保证铁道车辆的安全行驶。但防风栅结构重量仍然较大,在桥梁上加装防风栅需要对梁体结构进行适应性改进设计。因此,随着我国铁路快速和大范围的发展及高速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应该根据国内铁路风区、车辆和线路等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强桥梁抗风措施的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桥梁导风栏杆,以减少横风对桥梁上高速机车的影响,保证列车的高速安全运行。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铁路桥梁导风栏杆,其特征是:它包括在梁体两侧间隔设置且与梁体固定连接安装支座,以及与安装支座固定连接的挡导板,挡导板具有竖立的挡风面和位于挡风面上部且向外倾斜的导风面,挡风面、导风面上分布设置通风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地减少横风对高速机车的影响,使桥梁构造物所受气动力不超过强度设计规定的风载荷重,保证列车的高速安全运行;重量轻,安装方便,且安装在桥梁既有栏杆位置和安装结构上,不需对现有梁体进行改进设计;防风设施与桥梁栏杆结构合为一体,具有良好的工程经济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两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铁路桥梁导风栏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铁路桥梁导风栏杆中挡导板的立体图。
图中标出构件及所对应的标记:挡导板10、挡风面11、导风面12、加强结构13、安装孔14、通风孔15、安装支座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铁路桥梁导风栏杆包括在梁体两侧间隔设置且与梁体固定连接安装支座20,以及与安装支座20固定连接的挡导板10,挡导板10具有竖立的挡风面11和位于挡风面11上部且向外倾斜的导风面12,挡风面11、导风面12上分布设置通风孔15。安装支座20安装在桥梁既有栏杆位置或安装结构上,每张挡导板10独立安装于一个安装支座20上。
参照图2,所述导风面12相对于挡风面11向外倾斜30~40度。导风面12的作用是改变强侧风的风向,其倾斜角度可根据实际风向进行调整,并能有效减少强侧风垂直作用在导风栏杆上的分力。
参照图2,通常,所述通风孔15的总面积为导挡风面11、导风面12面积的10%~20%,所述安装支座20的间隔距离为0.6~0.8m,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单杆的断面尺寸及布置间距。
参照图2,为简化结构和方便制造,所述挡导板10由金属薄板制成,在挡风面11的一侧弯折形成加强结构13,加强结构13上开设有安装孔14。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铁路桥梁导风栏杆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亚佳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亚佳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4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