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余垃圾分解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64785.8 | 申请日: | 2013-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4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攀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691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分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餐余垃圾分解机。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垃圾的处理方式是: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可回收的垃圾一般由废品处理站等继续分类处理,不可回收垃圾还没有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尤其是餐余垃圾的处理,本发明无害化环保垃圾处理机是以全球最为重视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考虑,为了解决生活垃圾在运输、压缩、填埋、焚烧给环境和地下水造成的污染考虑,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餐余垃圾分解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余垃圾分解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餐余垃圾处理机,包括密封胶圈、操作面板、排气孔、搅拌装置、脚架、机盖、进气孔、限量线、分解槽、外壳、脱臭装置、排气管、电动机,所述密封胶圈设置在机盖上,所述操作面板设置在外壳上,所述排气孔设置在分解槽上,所述搅拌装置连接在电动机上置于分解槽内,所述脚架置于外壳接地处,所述机盖设置在外壳上部,所述进气孔设置在外壳上,所述限量线设置在分解槽内部,所述分解槽设置在脱臭装置上部并置于外壳内部,所述脱臭装置位于外壳内部,所述排气管连接分解槽上的排气孔将异味排出装置,所述电动机设置在分解槽上。
本发明中,所述搅拌装置采用耐高盐、高酸碱、高温钢材。
本发明中,所述机盖上安装感应装置,打开机盖,装置即停止运作。
本发明中,所述电动机采用小功率电动机,达到节能和减噪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采用生物分解技术将生活中的餐余垃圾进行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极少量固态残余物,解决了餐余垃圾极易腐烂、变质,污染大气和地下水源的问题,采用特有的节能设计,总功率不超过30W,并且采用微电子控制的休眠设计,使每月的耗电量仅为5-8度,采用独特的静音设计,是本产品的噪音控制在50分贝以下,家庭正常使用中基本感觉不到机器的运转声音,效率高,每8小时分解1公斤的餐余垃圾,满足实用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餐余垃圾处理机,包括密封胶圈1、操作面板2、排气孔3、搅拌装置4、脚架5、机盖6、进气孔7、限量线8、分解槽9、外壳10、脱臭装置11、排气管12、电动机13,所述密封胶圈1设置在机盖6上,所述操作面板2设置在外壳10上,所述排气孔3设置在分解槽9上,所述搅拌装置4连接在电动机13上置于分解槽9内,所述脚架5置于外壳10接地处,所述机盖6设置在外壳10上部,所述进气孔7设置在分解槽9上,所述限量线8设置在分解槽9内部,所述分解槽9设置在脱臭装置11上部并置于外壳10内部,所述脱臭装置11位于外壳10内部,所述排气管12连接分解槽9上的排气孔3将异味排出装置,所述电动机13设置在分解槽9上。
本发明中,所述搅拌装置4采用耐高盐、高酸碱、高温钢材。
本发明中,所述机盖6上安装感应装置,打开机盖,装置即停止运作。
本发明中,所述电动机13采用小功率电动机,达到节能减噪目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攀,未经王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47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胃炎的中药配方
- 下一篇:一种血瘀体质食疗配餐或代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