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外温度采集及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4888.4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5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叶日光;杨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G01K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采集 显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温度采集和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外温度采集及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多数情况下,汽车具备测量车内和车外温度的功能,一般测量车外温度的方法是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车头的保险杆上,并将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发送到车内显示终端(一般是车内组合仪表)上显示。但是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车头的保险杆上,温度传感器容易受到发动机热量、车速的影响,导致采集的温度信息不准确。并且在不同的情况下,车外温度传感器受到以上因素影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比如:
1、当停车不到2小时再次启动(即热启动机启动)时,车外温度传感器受到发动机热量的影响很大,此时采集到的温度与实际车外温度相差较大,导致温度读数不准确。
2、停车超过2小时(即冷启动机启动),再次启动时,车外温度传感器受到发动机热量的影响很小,此时采集到的温度与实际车外温度近似相等。
3、当车辆低速行驶时,车头迎面吹来的风,可以降低发动机热量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但是车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与实际的车外温度还是有差别,不能完全等同。
4、当车辆高速行驶时,此时发动机对外温传感器的影响很小,可以近似的认为车外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等同于实际的车外温度。
5、当车辆怠速的情况下,此时发动机随着怠速时间越长而变得越热,发动机的热量对车外温度传感器的影响也会越大。
因此,需要发明一种能够降低发动机、车速对温度传感器影响的车外温度采集及显示方法,使车外温度显示更加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外温度采集及显示方法,能够降低发动机、车速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从而使车外温度显示更加准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外温度采集及显示方法,包括步骤:
S1、通过车外温度传感器对车外环境温度进行采集,从而获得当前的车外温度采样数据;
S2、根据当前车辆状态以及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车速对所述当前的车外温度采样数据进行补偿以获得当前的车外温度显示数据,并通过车内显示终端显示。
其中,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当车辆处于启动状态时,读取车内水温表上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数据和所述当前的车外温度采样数据M采样的差判断车辆属于热发动机启动还是冷发动机启动,若为冷发动机启动,则当前的车外温度显示数据为:N当前=M采样;若为热发动机启动,则判断所述当前的车外温度采样数据是否大于上一时刻的车外温度显示数据,若是,则当前的车外温度显示数据为:N当前=N上一时刻,否则当前的车外温度显示数据为:N当前=M采样;
S22、当车辆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时且车辆怠速或车速低于低速阈值或大于低速阈值但持续时间小于时间阈值时,判断最近n次的车外温度采样数据的平均值是否大于上一时刻的车外温度显示数据,若是,则当前的车外温度显示数据为:N当前=N上一时刻,否则当前的车外温度显示数据为:N当前=N上一时刻-A;或
S23、当车辆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时且车辆车速大于低速阈值并持续时间大于时间阈值时,判断最近n次的车外温度采样数据的平均值是否大于上一时刻的车外温度显示数据,若是,则当前的车外温度显示数据为:N当前=N上一时刻+B;否则当前的车外温度显示数据为:N当前=N上一时刻-C;
其中,M采样为当前的车外温度采样数据,N当前为当前的车外温度显示数据,N上一时刻为上一时刻的车外温度显示数据,A、B、C为预设的补偿温度数据。
其中,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
S11、对于车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车外环境温度以50ms为周期进行采样;
S12、计算连续50个所述采样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以得到一个所述当前的车外温度采样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48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