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壳生产甲醇生物质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6335.2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5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枕;王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壳 生产 甲醇 生物 方法 | ||
1.一种稻壳生产甲醇生物质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如下:
(1)有氧热解段
首先将步骤(5)中得到的不可冷凝气体和空气通入热解炉引燃,与预热后的稻壳混合,稻壳热解,调整进入热解炉的氧含量,使有氧热解段得到温度为600~750℃的热解气体和大颗粒热解炭;
(2)无氧热解段
将600~750℃的无氧热解气体和大颗粒热解炭作为热载体一起引入无氧热解炉,与经过干燥预热后的稻壳粉迅速混合热交换,稻壳粉在无氧条件下热解,新生成的热解气被热解炉的侧面出口迅速引出,与热解炭分离,热解至无焦油后出料;
(3)预热脱焦段
将(2)中无氧热阶段引出的热解气引入脱焦预热回转窑的下端与回转窑的上端引进的干燥稻壳粉逆流行进,调整回转窑的倾角,使热解气上行,稻壳粉下行,稻壳粉在吸附大分子焦油的同时,将稻壳粉预热至300~400℃进入无氧热解工序,同时脱焦热解气降温至300~400℃引入冷凝工序;
(4)一级冷凝段
脱焦热解气进入一级冷凝系统,用二组串联风冷列管冷凝器将热解气分别降温为130~150℃、100~120℃,使可冷凝气体冷凝为重组分、轻组分生物质油,未冷凝气体引入二级冷凝系统;
(5)二级冷凝段
将(4)中未冷凝气体引入二级冷凝系统,用二组串联水冷列管冷凝器间接水冷降温为50~80℃,将水相和少量有机小分子冷凝为液体,不可冷凝气体经旋液分离器分离后,进入(1)中有氧热解段作为热源燃烧加热;
(6)酯化升级段
将(4)中得到的生物质油和甲醇、催化剂硫酸加入到反应釜中,生物质油和甲醇、催化剂硫酸的质量比为100:200~500:1~3,密封加热至70~80℃,恒温反应2~4小时;然后降温至40~50℃,加入质量比为催化剂硫酸质量的1~2倍的碳酸钙,中和硫酸,形成硫酸钙,与过量的碳酸钙形成共沉淀,一起过滤,分离沉淀,再向热解油中加入1~3wt%的碳酸钡,搅拌使部分硫酸根生成硫酸钡沉淀,过滤分离沉淀,液体即为合格的甲醇生物质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有氧热解段得到热解气体的温度为7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稻壳粉预热至350℃进入无氧热解工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生物质油和甲醇、催化剂硫酸的质量比为100:300: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恒温反应3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螺旋进料器控制热解炭与预热后的稻壳粉进入热解塔的速度和比例,控制热解塔中的热解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63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