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玻璃棉纤维针刺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6448.2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路国忠;周红;刘月;闫晶;郑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24 | 分类号: | C04B28/24;C04B14/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许文娟 |
地址: | 10004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硅 凝胶 复合 玻璃 棉纤维 针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玻璃棉纤维针刺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工业管道用传统保温材料面临的问题有:1)岩棉保温性差、易吸潮、厚度过厚、有些场合不易施工,导热系数高、保温效果不理想的缺点;2)普通玻璃棉毡不耐高温;3)聚氨酯材料不耐高温、易燃烧。
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纳米多孔轻质无机材料,它具有极低的固态热传导,以及气态热传导。它在常温常压下导热系数仅为0.011W/(m·K),是所有固态材料中隔热性能最好的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还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可耐受最高600℃-900℃的高温,低温使用范围接近绝对零度,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保温材料。
中国专利《一种泡沫陶瓷增强纤维气凝胶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申请日:2010年8月6日,专利号:CN201010248197.2)通过溶胶凝胶工艺,不断搅拌,使短纤维均与分散在二氧化硅溶胶中,然后通过真空浸渗技术将纤维与溶胶的复合材料填充于多孔陶瓷孔内,通过制备气凝胶的老化、改性、干燥等工艺,制备出隔热材料。但上述方法存在很多缺陷,尤其是该方法只适用于载体材料为松散的不定型纤维材料,产品为不定型气凝胶与纤维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玻璃棉纤维针刺毡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将二氧化硅气凝胶与具有防火性能的玻璃棉纤维针刺毡进行复合,能够大幅度的降低玻璃棉纤维针刺毡的导热系数,同时提高耐高温性及防水性,并减少同等要求下的玻璃棉纤维针刺毡的使用厚度,便于施工,从而提高工人施工效率,降低综合施工的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描述和体现。
一种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浆体,原料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剂、表面活性剂和溶剂,所述各原料的重量分数比为:
二氧化硅气凝胶 4-30
改性剂 2-10
表面活性剂 9-15
溶剂 40-7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浆体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剂、表面活性剂和溶剂,所述各原料的重量分数比为:
二氧化硅气凝胶 4-30
改性剂 2-10
表面活性剂 9-15
溶剂 40-70;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表面活性剂和溶剂加入到搅拌罐中,以500-800转/分的速度搅拌10-20分钟,使表面活性剂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得到混合液;
(2)将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添加到所述混合液中,以500-800转/分的速度搅拌30-60分钟,制备出分散均匀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浆体;
(3)向所述分散均匀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浆体中加入所述改性剂,以500-800转/分的速度搅拌20-30分钟,即得到所述的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浆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玻璃棉纤维针刺毡的制备方法,将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浆体倒入容器中,将玻璃棉纤维针刺毡全部浸润在所述的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浆体中,20-40分钟后取出玻璃棉纤维针刺毡置于隔板上,待不再有浆体流出后,在30-80℃的温度下将浸润二氧化硅气凝胶浆体的玻璃棉纤维针刺毡烘干24-48小时至完全干燥,即得到所述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外保温用玻璃棉纤维针刺毡;
所述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浆体的原料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改性剂、表面活性剂和溶剂,所述各原料的重量分数比为:
二氧化硅气凝胶 4-30
改性剂 2-10
表面活性剂 9-15
溶剂 40-70;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或KH57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
进一步的,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或乙醇;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6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