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缸柴油机用发动机悬置装置的安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67153.7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3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缪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兴拓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韦微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发动机 悬置 装置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机械中柴油发动机用固定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四缸柴油机用发动机悬置装置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四缸柴油机广泛应用在小型工程机械的工业车辆上。由于柴油机中的活塞连杆系统的二阶往复惯性力不平衡,相对于六缸柴油机来说,四缸柴油机运行时的振动更为剧烈;基于此,人们会将四缸柴油机的减振垫套用六缸柴油机的结构,将其等比例缩小后使用,以达到四缸柴油机减振的效果,针对小型四缸柴油机,没有配套使用的减振悬置装置,目前不仅需要设计出配套使用的减振悬置装置,也需要针对该悬置装置设计出合理的安装方法,以达到良好的减振效果和刚度需求,因为如果减振装置安装不到位,安装不合理,不仅不会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反而会增加柴油机的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上述弊端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针对四缸柴油机用发动机悬置装置的安装方法,该安装方法结合悬置装置的结构,采取合理的步骤,使安装位置准确,安装后的悬置装置能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四缸柴油机用发动机悬置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下减振胶垫、上减振胶垫、连接螺杆、螺杆轴套,所述的下减振胶垫包括凸块和大径圆台及下通孔,凸块上有外倒角,大径圆台上有一级凸台、二级凸台、螺头槽,所述的上减振胶垫包括内倒角和上通孔。
所述的一种四缸柴油机用发动机悬置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连接螺杆置于发动机基座上的固定孔内,螺头在基座下部,螺杆在基座上部。
b:将螺杆轴套套在连接螺杆上。
c:通过下减振胶垫中部的下通孔将下减振胶垫置于柴油机基座上的连接螺杆和螺杆轴套上,具有外倒角的一端朝上,另一端紧贴基座,装置后的螺杆轴套紧贴下减振胶垫下通孔的内壁。
d:将上减振胶垫通过其中部的上通孔套合在连接螺杆上,具有内倒角的一端朝下,套合后的上减振胶垫上通孔下部紧贴螺杆轴套,上部与连接螺杆之间留有空隙。
e:将连接螺杆的尾端对应到柴油机的悬置支角连接孔内,通过连接螺杆的螺头旋紧,旋紧过程中,上减振胶垫和下减振胶垫被压缩,直至两者组合后的高度被压缩到与螺杆轴套的高度一致时,也就是螺杆轴套的上端面与上减振胶垫的上端面齐平时,停止旋紧,完成安装。
通过以上安装方法,上下减振胶垫的压缩高度等于螺杆轴套的高度,也就是上下减振胶垫达到最大压缩量的状态,此状态下的强度最大,对于安装后的悬置装置,当柴油机低转速工作时,柴油机悬置支角处于振动加速度较小、振动位移较大的状态下,这时较大的振动位移会将两级凸台全部压平,悬置装置产生了最大的刚度;随着转速的上升,柴油机悬置支角处的振动加速度加大、振动位移逐步减小,处于中转速阶段,二级凸台被压平,这时的悬置装置刚度也减小;当柴油机达到最大转速时,其悬置支角处的振动加速度达到最大,振动位移最小,这时没有任何一级凸台被压平,悬置装置刚度最小。两级凸台在柴油机的不同运行状态下产生了三种不同刚度来适应柴油机不同转速阶段对刚度的不同需求,合理的刚度匹配使悬置装置总能产生最好的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该悬置装置安装时未被压缩的装配结构图
附图2为该悬置装置安装后最大压缩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四缸柴油机用发动机悬置装置的安装方法,其中悬置装置包括:下减振胶垫1、上减振胶垫2、连接螺杆3、螺杆轴套4,所述的下减振胶垫1包括凸块9和大径圆台14及下通孔13,凸块9上有外倒角7,大径圆台14上有一级凸台5、二级凸台6、螺头槽10,所述的上减振胶垫2包括内倒角8和上通孔12。
一种四缸柴油机用发动机悬置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连接螺杆3置于柴油机基座上的固定孔内,螺头在基座下部,螺杆在基座上部。
b:将螺杆轴套4套在连接螺杆3上。
c:通过下减振胶垫1中部的下通孔13将下减振胶垫1置于基座上的连接螺杆3和螺杆轴套4上,具有外倒角7的一端朝上,另一端紧贴基座,装置后的螺杆轴套4紧贴下减振胶垫1下通孔13的内壁。
d:将上减振胶垫2通过其中部的上通孔12套合在连接螺杆3上,具有内倒角8的一端朝下,套合后的上减振胶垫2上通孔12下部紧贴螺杆轴套4,上部与连接螺杆3之间留有空隙,也就是螺杆轴套4的上端面与上减振胶垫2的上端面留有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兴拓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柳州市兴拓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71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