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甲醚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7773.0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1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生;刘宏伟;齐辉;吴学文;周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遂平化工厂 |
主分类号: | C07C43/04 | 分类号: | C07C43/04;C07C41/42;C07C41/09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63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醚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甲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甲醚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二甲醚,简称DME,是一种无色、有轻微醚香味的含氧化合物,在化工和医药行业一直被广泛用作麻醉剂、气雾剂、制冷剂和各种有机合成原料;也可以直接用作发动机燃料和民用燃料。
二甲醚的生产方法按步骤可分为合成气一步法、甲醇脱水两步法,甲醇脱水两步法又分为甲醇气相催化脱水法和甲醇液相催化脱水法。由于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在工程化、特别是大型化装置上应用还存在较多的风险,因此目前二甲醚生产技术主要采用甲醇脱水两步法。其中,甲醇气相催化脱水法的生产工艺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废水废气排放量少,是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生产方法。但是,目前的二甲醚生产工艺中所用的热量来自循环流化床锅炉所产的中温中压的蒸汽,耗能多,用量大,使用后蒸汽的剩余热量又很难被利用,热量损失高,造成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二甲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甲醚生产方法,最大限度的利用蒸汽的热量,节约资源。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甲醚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原料甲醇进入甲醇汽液分离器,经加热汽化为甲醇蒸汽,甲醇蒸汽经换热器进一步加热到320~325℃进入二甲醚反应器,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在380~395℃发生甲醇脱水反应,生成粗甲醚气体;
2)将步骤1)所得粗甲醚气体经粗甲醚预热器预热至119~121℃后进入精馏系统,采用低压蒸汽通过精馏系统再沸器对粗甲醚气体进行加热,精馏得精二甲醚产品。
步骤1)中所述加热汽化的加热温度为130~131℃。
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为WD-2二甲醚催化剂。
步骤2)所述精馏产生的釜液进入回收系统,采用低压蒸汽通过回收系统再沸器对釜液进行加热,产生的甲醇蒸汽回到步骤1)所述的甲醇汽液分离器进行循环利用。
所述低压蒸汽的压力为0.55~0.6MPa,温度为240~260℃。
所述低压蒸汽为锅炉产生的中压蒸汽先送入背压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后产生的低压蒸汽。
所述中压蒸汽的压力为1.2~1.3MPa、温度为280~300℃。
所述精馏系统再沸器包括并联的第一再沸器和第二再沸器。
所述回收系统再沸器包括并联的第三再沸器和第四再沸器。
本发明的二甲醚生产方法,将低压蒸汽送入二甲醚系统作为热量的来源,进行二甲醚生产,并通过对工艺参数和运行设备的合理优化,增大蒸馏系统再沸器和回收系统再沸器的换热面积,保证二甲醚系统获得足够的热量,使生产稳定运行;实现了蒸汽的阶梯利用,最大限度的利用蒸汽的热量,解决了原二甲醚系统使用中压蒸汽时大量低压蒸汽放空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在保证二甲醚正常生产的同时,将原来中压蒸汽的热量转变为电能进行利用,极大地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二甲醚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二甲醚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原料甲醇进入甲醇汽液分离器,经260℃加热汽化为甲醇蒸汽,甲醇蒸汽经换热器进一步加热到320℃进入二甲醚反应器,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在380℃发生甲醇脱水反应,生成粗甲醚气体;
2)将步骤1)所得粗甲醚气体经粗甲醚预热器预热至120℃后进入精馏系统,采用压力为0.55MPa,温度为260℃的低压蒸汽通过精馏系统再沸器对粗甲醚气体进行加热,精馏得精二甲醚产品;
3)步骤2)所述精馏产生的釜液进入回收系统,采用压力为0.55MPa,温度为260℃的低压蒸汽通过回收系统再沸器对釜液进行加热,产生的甲醇蒸汽回到步骤1)所述的甲醇汽液分离器进行循环利用;回收系统中回收塔塔釜产生的废水经过废水泵送至终端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遂平化工厂,未经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遂平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7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