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交错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8077.1 | 申请日: | 2013-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管大为;黄靓;许春阳;徐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靓;管大为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交错 互嵌式 生态 砌块 挡土墙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空间交错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挡土墙的最底层由主互嵌式生态砌块(1)和底辅助砌块(2)交错横向排列而成,墙身由底层向上依次交错迭放的主互嵌式生态砌块(1)形成,墙顶层由主互嵌式生态砌块(1)与顶辅助砌块(3)交错排列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交错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互嵌式生态砌块整体左右对称,砌块有相互平行但高度不一的砌块前壁a(4)和砌块后壁a(5),前壁a(4)宽度大于后壁a(5)宽度,砌块前壁的左、右上端设有左右对称的楔形削角(6),砌块后壁的左、右上端设有左右对称的矩形削角(7);砌体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内侧壁(8)和两个外侧壁a(9),两个内侧壁(8)分别连接着砌块的前、后壁左右上端的削角内侧,在砌块中部形成梯形主通孔a(10),两个内侧壁(8)上端设有用于嵌住上层主互嵌式生态砌块前壁a(4)的阶梯(11),阶梯处到主砌块前壁a(4)后面的垂直距离等于前壁的厚度,两个外侧壁(9)分别连接着砌块的前、后壁的两端,在主通孔a(10)两侧形成对称的两个副通孔(12),外侧壁(9)的高度为砌块后壁a(5)高度的一半,砌块内、外侧壁上端均设有左右对称的凹槽a(13)和凹槽b(14),且内侧壁(8)上端凹槽a(13)中心线到阶梯(11)的垂直距离等于外侧壁a(9)上端凹槽b(14)中心线到砌块前壁a(4)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交错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辅助砌块(2)有相互平行且高度相同的砌块前壁b(15)和砌块后壁b(16),砌块前壁b(15)宽度等于主互嵌式生态砌块前壁a(4)顶端的宽度,砌块后壁b(16)宽度小于砌块前壁b(15)宽度,砌块整体沿砌块前、后壁的竖直中心线连线左右对称,两条侧壁b(17)分别连接着砌块的前、后壁两端,在砌块中部形成梯形通孔b(18),砌块高度与主互嵌式生态砌块外侧壁(9)高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交错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辅助砌块(3)有相互平行且高度相同的砌块前壁c(19)和砌块后壁c(20),砌块前壁c(19)宽度与主互嵌式生态砌块前壁a(4)宽度相等,砌块后壁c(20)宽度小于砌块前壁c(19)宽度,砌块整体沿砌块前、后壁的竖直中心线连线左右对称,两条侧壁c(21)分别连接着砌块的前、后壁两端,在砌块中部形成梯形通孔c(22),砌块高度等于主互嵌式生态砌块前壁a(4)高度与外侧壁(9)高度之差。
5.根据权利要求4其中之一所述的空间交错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互嵌式生态砌块(1)的前臂端头a(23)、底辅助砌块(2)前臂端头b(24)、顶辅助砌块(3)的前壁端头c(25)均为弧形,组装时左右两块砌块之间的夹角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间交错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互嵌式生态砌块在组装成墙身以后,每个砌块的前壁a(4)与其上、下、左、右的砌块前壁a(4)相互锁定,前壁前方的外露面(26)形成六边形,前壁上端与其上方嵌入砌块的前壁围成植生孔(27),所述六边形外露面(26)可以进行个性化装饰,如做成波纹面、糙面或进行涂色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间交错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互嵌式生态砌块在组装成墙身以后,墙面呈交错阶梯形,每个砌块的前壁两端的削角下端与其左、右下方的砌块顶面相连接,削角面与外露的砌块顶面形成“生态通道”(28),当用于河道护岸建设时候该通道可供小动物上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靓;管大为,未经黄靓;管大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80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