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心率监护系统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68806.3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2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度;刘飞;李春阳;倪燕;沈杰;李晓妮;朱澄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45 | 分类号: | A61B5/0245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心率 监护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设备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率监护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心率计都是以单体为主,虽可以随身携带,具有记录、存储和显示心率值的基本功能,但要连接计算机才能读取数据,查阅心率变化情况,无法实现实时显示查询功能,也不能够实时进行数据传输发送以达到远程监测的目的。当用户的心律出现不正常波动时,心率计也无法及时发出预警,将数据实时传递给医护人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率监护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心率监护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心率采集:心率计采集心率数据;
数据传输和处理:所述心率计通过蓝牙或USB HID方式与智能手机终端组成局域网通信并将检测到的心率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该终端上配套应用软件将心率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单位为毫秒的心率周期T1,再根据心率公式T2=1/T1*1000*60计算得到单位为次/分钟的心率周期T2并在终端界面上显示波形图,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将上述结果与手机应用软件上存储的特征性数据比对,当心率不在正常范围时,所述终端发出提醒,与医院链接供用户预约医生就诊,并将数据存储在所述终端上;
数据存储和查询:所述的心率监护系统与用户的个人信息绑定,用户利用智能手机选择性地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系统数据库,供用户下载至所述终端用于终端上特征性数据的更新,同时后台服务器与医院系统数据库相连,通过分析处理数据库中海量数据生成详细心率诊断报告,并与医院系统内用户的健康管理档案关联,用户利用所述终端或者WEB网络对诊断报告进行查询。具体地,本发明采用的是常规心率计,用于感知人的心率信号,并将信号传达给仪器内部调理电路,经滤波与放大后得到相对稳定的幅值在一定范围内的心率波形信号。心率波形信号送入下一级比较器,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大于阈值,得到高电平,低于阈值,得到低电平,如此,将心率信号整形为一个与心率信号同周期的方波信号,方波信号输入仪器内部处理器的外部中断输入,其波形的上升沿作为处理器外部中断的触发信号。处理器得到触发以后开始进行计时,在下一次上升沿到来的同时记录计时周期,得到相邻两次触发信号之间的时间周期T,单位毫秒,同时将本次触发与前一次触发之间的时间周期数据打包,通过蓝牙或USB HID与智能手机相连组成局域网,用无线将打包数据发送给智能手机。
具体地,用户可以选择性存储部分特征性数据作为指标数据,当用户的心率不在指标数据范围内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提醒,用户也可以通过应用软件链接医院预约医生。
具体地,在网络服务状态下,用户通过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利用移动讯号或无线WiFi与后台服务器相连,选择性地将心率计检测到的数据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与医院系统数据库相连,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生成详细的心率检测报告,并与医院系统内用户的健康管理档案关联,便于用户与医生的查询,用户也可以将积累的特征性数据下载至智能客户端用于指标性数据的更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涉及的便携式心率监护系统的控制方法不仅具有其他心率计便于携带的特点,还可以实现实时测量心率、波形显示数据、无线数据传输、智能诊断心率结果、远程网络查询,以及预警和预约医生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总体结构图;
图2心率监测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3为心率计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手指夹持式心率计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至智能手机终端,终端上应用软件将数据解析成图形便于查看。同时,智能手机上配套的应用软件会对数据进行判断,当数据异常时,会提醒用户,并与医院进行连接,预约就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移动讯号或WiFi信号,选择性地将智能手机终端中的数据传输至系统数据库,后台服务器与医院系统数据库相连,通过查询比对海量数据,对被存储数据进行管理,形成详细的心率诊断数据报告,并与医院系统内用户的健康管理档案关联,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或WEB网络查询,而且便于医生对用户进行实时跟踪诊断,用户也可以将积累的特征性数据下载至智能客户端用于指标性数据的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8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动分银炉低空环保装置
- 下一篇:自动调整数据吞吐量的运算模块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