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痤疮的中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68915.5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6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焱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7/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痤疮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叫“面疱”、“粉刺”、“酒刺”、“暗疮”等,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痤疮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毛孔堵塞以后,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越积越多就形成一个个小痘痘。
西医认为,痤疮产生的内因是内分泌功能失调,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对增高,刺激皮脂腺肥大增生,分泌油脂量增多。直接诱发的外因包括神经精神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化妆品及皮肤护理因素等。
中医认为面鼻及胸背部属肺,本病常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或因青春之体,血气方刚,阳热上升,与风寒相搏,郁阻肌肤所致。
西医常采用抗生素、性激素、维甲酸类等来治疗痤疮,虽有一定效果,但治表不治里,诱发痤疮的内在因素仍然存在,并且用这些化学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配方,其为纯中药制剂,治疗效果显著,无毒无副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白花蛇舌草45-55、生枇杷叶6-12、当归6-12、生栀仁6-12、白芷4-8、桑白皮9-15、黄柏6-12、黄连2-4、防风6-12和生甘草2-4。
中医辨证认为,痤疮是肺胃湿热,外感毒邪所致。
其药理分析为:
白花蛇舌草:苦甘;寒、无毒。归心、肝、脾、大肠经。清热散瘀,消痈解毒。治痈疽疮疡,
瘰疬。又能清肺火,泻肺热。治肺热喘促、嗽逆胸闷(《泉州本草》)。
生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枇杷叶的水煎剂或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色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抗菌作用。
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创疡、金创。煮饮之。当归对体外痢疾、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白喉杆菌、霍乱弧菌以及α、β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抗菌作用。
生栀仁:味苦,寒。入心、肝、肺、胃经。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神农本草经》记“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齄鼻,白癞赤癞疮疡。”
白芷:性温,味辛微甘。入肺、脾、胃经。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去除面部色斑瘢痕,治疗皮肤疱痍疥癣等。《神农本草经》指出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
桑白皮:甘寒,入肺经。具有利水消肿,修复疤痕之功效。《名医别录》:利水道,去寸白,
可以缝金创。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黄柏煎剂、水浸剂于体外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阴道滴虫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黄连: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防风含挥发油、甘露醇、苦味甙等。有解热、镇痛、镇静及抗惊厥、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对血管、神经性头痛及腰背关节痛有一定疗效。
生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焱;,未经王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89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阴道炎的洗液
- 下一篇: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穴位组合针灸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