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杂地层的超深振冲碎石桩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9190.1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遂泸;周洲;张俊;鲜志;唐华;卿自强;李思薇;王欣;郭小燕;文华;刘华强;张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地层 超深振冲 碎石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基处理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振冲器作用下的超深振冲碎石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对振冲法碎石桩的施工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用碎石桩处治的深度超过15m甚至20m以上中粗砂含粉细砂夹层(互层)及圆砾含粉细砂夹层(互层)的复杂地层却很少。由于超深地层中的中粗砂及圆砾密实度较大,小于130kW的振冲器激振力较小,造孔速度慢甚至无法达到造孔要求,因而这类地层在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时,常常需用150kW甚至180kW的大功率振冲器。由于中粗砂及圆砾地层中常含有粉细砂夹层,在该类地层中施工时,常常出现中粉细砂夹层“抱住”振冲器的现象(即我们俗称“抱孔”)。一旦发生“抱孔”,则振冲器无法移动,若强行上提,吊车大臂将有折断的危险。
目前常通过提高冲水水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抱孔”问题, 可随之而来出现了“串孔”问题, 严重影响了振冲碎石桩的成桩质量。现行规范中,《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中仅对75kW及以下的振冲器相关技术有所规定,《水电水利工程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L/T 5214-2005)仅对130kW以下的振冲器相关技术有所规定,并未见有关于复杂地层中130kW以上的大功率振冲器施工的相关施工技术规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复杂地层的超深振冲碎石桩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可以解决大功率振冲器在超过15m甚至20m以上中粗砂含粉细砂夹层(互层)及圆砾含粉细砂夹层(互层)的复杂地层中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抱孔”、施工速度慢、“串孔”等施工难题。相比传统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减少设备的损坏率、降低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杂地层的超深振冲碎石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施工准备工作:实施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准备机具,将振冲器和导杆连接,将振冲器通过导气管连接至空压机;
(2)造孔:将振冲器吊起并对准桩位下降至离地面30cm以内,启动清水泵供水,启动空压机供气,待振冲器下端射水孔口出水的水压、水量和喷气孔口气压达到工艺要求,方启动振冲器;待振冲器内的偏心块达到额定转速时,下沉振冲器贯入土层进行造孔,造孔过程中吊机卷扬绳的下放速度控制在0.5~2m/min;并始终保持振冲器处于悬挂状态;当造孔达到设计深度,上提振冲器,造孔完毕;
(3)清孔:关闭空压机,控制振冲器提出孔口,然后再次下沉振冲器,往复2~3次,使孔口泥浆变稀;
(4)填料:清孔后将振冲器提离孔底30~50cm,由装载机向孔内投入碎石,每次填料厚度为30~50cm,依靠振冲器的水平振动力将孔内的石料振密,当振冲器电机的电流迅速增大,直至达到加密电流110~180A,仍继续加密,达到留振时间为5~10s,填料加密过程完成,此过程中加密水压为0.2~0.8MPa;
(5)成桩:重复步骤(4),直至填料加密至桩顶。
所述步骤(2)中,在振冲器逐步下沉的过程中,控制气协的气压随成桩深度的加大同步增加。
所述步骤(2)中,造孔过程中若遇电流值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时,应暂停振冲器的下沉或减速下沉,增大水压、气压冲垮松散土层后再继续下沉造孔。
所述步骤(2)中,若土层中有较硬的夹层,应采用扩孔措施,即在硬土层中将振冲器上下往复移动几次,以使该段孔径扩大,便于填料。
所述步骤(2)中,针对的是深度超过15~20m中粗砂含粉细砂夹层(互层)及圆砾含粉细砂夹层(互层)的复杂地层。
所述步骤(2)中,所使用的振冲器的功率为130kW~180kW。
所述步骤(2)中,所用的空压机容积为7~12m3,喷气孔口气压为0.2~0.8Mpa。
所述步骤(2)中,振冲器的造孔电流为110~190A,造孔水压为0.2~0.8Mpa。
所述步骤(2)中,如遇塌孔,采用黏土泥浆护壁。
所述步骤(5)中,施工成桩深度为15~22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本方法所述的步骤,并采用130~180kW大功率振冲器可有效解决超过15m~22m中粗砂含粉细砂夹层(互层)及圆砾含粉细砂夹层(互层)的复杂地层中造孔速度较慢甚至无法造孔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9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