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楼板局部设缝的框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69310.8 申请日: 2013-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3628588B 公开(公告)日: 2017-06-30
发明(设计)人: 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E04B1/98 分类号: E04B1/98;E04B5/00
代理公司: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3 代理人: 韦微
地址: 545006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楼板 局部 框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特别是一种楼板局部设缝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通过“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弱构件”,以保证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使结构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目前框架结构为了实现“强柱弱梁” 采用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为了实现“强剪弱弯” 采用了剪力增大系数,以使框架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塑性铰出现在框架梁端,形成梁铰屈服机制,但很多地震尤其是中国汶川地震表明,很多框架结构尽管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抗震设计,仍有较多柱端出现了塑性铰,形成了“强梁弱柱”的破坏机制,不少框架结构甚至由此而发生倒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多,但其中较重要的一点是:框架梁侧的现浇楼板及楼板内纵筋参与了框架梁端的工作,增大了框架梁端的实际抗弯承载力,使框架梁端的实际抗弯承载力高于框架柱端,并形成了“强梁弱柱”的结构体系,使本应在框架梁端出现的塑性铰转移到了框架柱内,甚至形成了柱铰屈服机制而发生结构整体倒塌。可见,消除现浇楼板对框架梁端抗弯承载力的贡献,是使框架结构形成梁铰屈服机制的一个重要措施。

现有公开的专利文献中,申请号2010101640030名称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结构,该结构是在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交点周围的混凝土楼板上设有开角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强柱弱梁的结构,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缺点:从该专利的说明书附图可以看出,其开的角缝是三角形,根据本领域的知识可知,要获得强柱弱梁的效果,角缝长度的较佳范围是500 mm或1.5hb或2hb,hb为框架梁高。这样此三角形角缝的面积最小需要有0.125m2,才能实现较好的强柱弱梁的效果,相当于楼上与楼下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通洞,这种结构浪费了住房的使用面积,连通了楼上与楼下的使用空间,住户不满意,建设单位也不满意,因此在实际中是不可行的。很多建筑立面要求靠近柱边设置门窗,而柱边楼板设置空洞,将满足不了建筑对门窗的设置需要,因此从建筑立面考虑也不可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抗震要求,提高框架延性与耗能的楼板局部设缝的框架结构,又不改变目前建筑的使用要求,并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之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板局部设缝的框架,包括框架柱、框架梁和楼板,所述的与框架柱连接处的框架梁端部两侧设置有贯穿楼板厚度的通缝,所述的通缝包括贯穿纵向框架梁与框架柱连接处楼板的纵向L形通缝和贯穿横向框架梁与框架柱连接处楼板的横向L形通缝,纵向L形通缝和横向L形通缝相互贯通,所述的设有通缝的楼板范围的纵筋与框架梁端为分离形式。

所述的通缝的宽厚D为0.5-2mm。

所述的纵向L形通缝和横向L形通缝位于框架梁边的长度L为500 mm或1.5hb或2hb,hb为框架梁高。

所述的设置有通缝的两根框架梁之间设置有小次梁,所述的小次梁连接在楼板通缝范围外的框架梁上。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之楼板局部设缝的框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各框架梁端塑性铰范围的两侧楼板中,设置贯穿板厚的通缝,且设缝范围楼板纵筋均不锚入框架梁内,而与框架梁端分离,从而消除框架梁端两侧楼板对框架梁端抗弯承载力的贡献,使框架塑性铰出现在梁端,形成梁铰屈服机制,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设计要求,提高框架结构抗震能力。楼板在框架梁端设缝,在楼板设缝范围外,可设置小次梁用以悬挑设缝范围楼板,对该设缝范围楼板可按悬臂板的要求配筋,并满足相应的刚度要求。

由于楼板在框架梁端设缝,且该处楼板纵筋没有锚入框架梁内,因而框架梁端两侧的楼板及其纵筋均不参与框架梁端工作,消除了框架梁端楼板及其纵筋对框架梁端抗弯承载力的贡献,从而可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抗震要求,提高框架延性与耗能。可见,本发明楼板局部设缝框架可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93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