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液在线真空滤油处理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69323.5 | 申请日: | 2013-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1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合川区邓健萍摩托车配件加工厂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D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153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真空 处理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油机,尤其涉及一种油液在线真空滤油处理机。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的火力、水力、核力、燃气、余热发电、化工、造纸、冶金等设备系统时有发生渗漏、密封不严、油液长期处于热负荷、开放式储油等现象,空气中的水分、气体渗入油液中,导致油中含水、气体。
因此,常采用滤油机来实现在线过滤净化,使运行中的油品尚未劣化就得到及时净化处理,能快速、高效的脱出油中的水分、气体和杂质。使运行的油品各项指标满足国家标准,保证机组的调节系统、润滑系统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中,油液在线真空滤油处理机包括进油泵、油液加热器、真空分离装置、出油泵、过滤器和真空泵。真空分离装置包括真空罐以及设置在真空罐内的雾化器和反应架,进油泵的出油口与油液加热器的进油口连接,油液加热器的出油口与真空罐内的雾化器的进油口连接,真空罐的出油口与出油泵的进油口连接,出油泵的出油口与过滤器的进油口连接,真空罐的底部设置放油阀,在真空罐上且靠近反应架的下方设置回流阀。油液加热器为箱体结构,箱体结构内设置电阻丝加热器,油液加热不均,加热效果差。反应架主要是一水平设置在真空罐内横截面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开有多个竖直设置的通孔。这种结构的油液在线真空滤油处理机过滤效果差,雾化效果也较差,雾化后的油液中含水、含气体率较高;且真空罐内的油液和泡沫不能精确控制。真空罐内的空气由真空泵抽出,因真空罐内的空气潮湿、且温度过高,对真空泵的高温腐蚀严重,导致真空泵的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均匀,可精确控制油液和泡沫,延长真空泵使用寿命,脱水、脱气效率更高,且过滤效果更佳的油液在线真空滤油处理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油液在线真空滤油处理机,包括进油泵、油液加热器、真空分离装置、出油泵和过滤器,所述真空分离装置包括真空罐以及设置在真空罐内的雾化器和反应架,所述真空罐的出油口与出油泵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真空罐的底部设置放油阀,在真空罐上且靠近反应架的下方设置回流阀;还包括供油电磁阀、旁流阀、泡沫传感器、用于检测上油位的红外线探头Ⅰ、用于检测下油位的红外线探头Ⅱ、冷凝器Ⅰ、冷凝器Ⅱ、冷凝器Ⅲ、罗茨泵Ⅰ和罗茨泵Ⅱ;所述泡沫传感器设置在真空罐上且位于雾化器和反应架之间,所述红外线探头Ⅰ和红外线探头Ⅱ均设置在真空罐上且位于反应架的下方,所述红外线探头Ⅰ的位置比红外线探头Ⅱ的位置高350~450mm;
所述过滤器包括初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和精滤器;所述初级过滤器的滤芯采用单层过滤网,所述二级过滤器的滤芯采用三层过滤网;所述精滤器的滤芯采用三层过滤网,精滤器的过滤网的横截面呈波峰和波谷交替的波纹形环状,且波谷位于相邻两个波峰中的一个波峰的内侧;
所述油液加热器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数根加热管,每根加热管内设置电阻丝加热器,数根加热管相互之间连接形成蛇形结构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具有一进液口和一出液口;
所述进油泵的出油口与初级过滤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初级过滤器的出油口与油液加热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出油泵的出油口与二级过滤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二级过滤器的出油口与精滤器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反应架包括水平设置在真空罐内横截面上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上的三层反应环;下一层上的反应环与上一层上的反应环相互错位设置;所述支撑板上均布数个竖直设置通孔,通孔的孔径为1.6~1.8mm,支撑板上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为4~4.5mm;所述反应环由一铁片围成的圆环和铁片的一端向内弯折形成的折臂组成,所述圆环的外径为26~28mm;所述反应环竖直设置,下一层上的反应环的内孔与上一层上相邻的反应环的内孔连通;
所述油液加热器的出油口通过进油管与雾化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供油电磁阀和旁流阀安装在进油管上,且供油电磁阀和旁流阀形成并联,所述进油管上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冷凝器Ⅰ和冷凝器Ⅱ的进气口与雾化器和反应架之间的腔体连通,所述冷凝器Ⅰ和冷凝器Ⅱ的出气口通过输送管与罗茨泵Ⅰ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罗茨泵Ⅰ的出气口与罗茨泵Ⅱ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罗茨泵Ⅱ的出气口与冷凝器Ⅲ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冷凝器Ⅲ的出气口与真空泵连接;所述冷凝器Ⅰ和冷凝器Ⅱ的底部与回流阀连接,所述冷凝器Ⅲ的底部与储水器连接,所述输送管上安装有真空表和真空压力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蛇形结构的加热通道,油液流过加热通道时,加热更均匀,加热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合川区邓健萍摩托车配件加工厂,未经重庆市合川区邓健萍摩托车配件加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9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座兜
- 下一篇:一种具有紧急避难功能的淋浴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