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腔型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9525.X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范国滨;张卫;魏继锋;周山;常艳;卢飞;蒋志雄;彭勇;周文超;田英华;黄德权;沙子杰;胡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1/42 | 分类号: | G01J1/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韩志英 |
地址: | 62199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腔型 高能 激光 吸收 量计 | ||
1.一种锥腔型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计含有吸收体(1)、热电偶传感器(3)、吸收体支架、圆筒状的隔热体(2)、数据采集系统(6)、外壳(5);其中,吸收体支架包括吸收体支架Ⅰ(4)和吸收体支架Ⅱ(14),热电偶传感器(3)含有热端(9)、铠装套(10)、引线(11);所述的吸收体(1)为圆锥体结构,吸收体(1)内部为圆锥状的空心腔体,圆锥状的空心腔体的顶面设置为平面;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外壳(5)内两端分别设置有环状的吸收体支架Ⅰ(4)、吸收体支架Ⅱ(14),吸收体支架Ⅰ(4) 、吸收体支架Ⅱ(14)分别通过螺纹与外壳(5)固定连接;所述吸收体(1)的圆锥体中部、圆锥体底部分别设置在吸收体支架Ⅰ(4) 、吸收体支架Ⅱ(14)上,并与吸收体支架Ⅰ(4) 、吸收体支架Ⅱ(14)固定连接;所述隔热体(2)设置在外壳(5)内,隔热体(2)的两端分别与吸收体支架Ⅰ(4)、吸收体支架Ⅱ(14)固定连接;所述的吸收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热电偶传感器的数个沉孔,热电偶传感器粘接在对应的沉孔中;所述热电偶传感器(3)通过引线(11)与数据采集系统(6)电连接;所述的吸收体(1)的空心腔体与对应的隔热体(2)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腔型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电偶传感器(3)为露端型结构,露端型结构中的热端(9)位于铠装套(10)的前端,引线(11)穿过铠装套(10)内部后与热端 (9)连接,铠装套(10)为圆柱体,铠装套(10)内部填充氧化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腔型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1)上设置的沉孔底端与吸收体(1)外表面的距离为吸收体壁厚的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腔型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1)上的沉孔沿圆锥体母线方向及垂直于母线方向等距离设置,沿圆锥体母线方向上任意两个沉孔之间的距离小于吸收体(1)的圆锥体母线长度的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腔型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体(1)内部锥面上设置有V型槽,V型槽均匀的分布在吸收体(1)空心腔体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锥腔型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型槽的数量为50个~100个,V型槽的夹角θ的范围为20°~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腔型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体(2)由内层的反射板(7)和外层的隔热板(8)构成,反射板(7)与隔热板(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锥腔型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板(7)采用黄铜材料制成,黄铜材料表面通过抛光工艺处理或者表面镀金,隔热板(8)的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腔型高能激光全吸收能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体支架(4)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的吸收体(1)采用高纯石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95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机移动检测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城市涡喷消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