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缓释磷与生物降解石油烃的悬浮吸油板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9563.5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3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丁爱中;豆俊峰;程莉蓉;郑蕾;许新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3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缓释磷 生物降解 石油 悬浮 吸油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受石油烃污染水体的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缓释磷与生物降解石油烃的悬浮吸油板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石油及其制品日渐增长的需求,在海上开采、装卸、运输以及利用石油过程中溢油事故时有发生,不但造成大量的原油流失,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日趋严重地威胁着水体及陆域的生态环境,对水体环境、自然资源和养殖资源等都有长期的危害,因此,水体溢油污染已经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重大环境问题。
目前国内外处置水体溢油污染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化学法在点源污染治理中是比较成熟的技术路线,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但是在水体溢油污染治理中采用化学法,需要在水体中投加化学药剂,其中投加的化学药剂一方面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另一方面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短期或长期的影响。生物修复技术具有高效、经济、安全、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已成为现场去除水体溢油污染的重要选择途径,特别是对机械装置无法清除的薄油层,同时又限制使用化学药剂时,运用生物修复可显出其更大的优越性。物理吸附法是一种处理效率高、成本低、无底泥污染、操作简单且不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与破坏的方法,能较好的解决化学法所存在的问题。但是,生物修复技术的周期比较长,物理吸附法面临吸附饱和后需要对吸附剂进行再处置的问题,若能制备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吸附剂,同时在吸附剂上固定石油烃降解菌以提高石油烃的去除率,在吸附饱和后通过接种微生物的作用将吸附剂吸附的石油烃降解,并且最终可生物降解的吸附剂本身也能够彻底降解,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将物理吸附法和固定微生物进行强化降解相结合,用于处置水体溢油污染将会具有更大的优势。
在微生物降解石油烃及吸附剂本身的过程中,需要磷营养元素的参与,通常情况下溢油污染水体中所含有的磷等营养元素无法满足微生物的需要,然而具有缓释磷功能的吸附剂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为了将物理吸附法和固定微生物进行强化降解相结合的技术在水体溢油污染处理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需要开发出同时具有缓释磷元素和物理吸附-生物降解石油烃功能的材料,这对于提高水体溢油污染处理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还缺少该方面的技术与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缓释磷与生物降解石油烃的悬浮吸油板及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将100mL浓度为0.35mol/L的NH4HCO3溶液和100mL浓度为0.62mol/L的NH4H2PO4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l,然后用浓度为0.01mol/L的NH4OH溶液和浓度为0.0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混合液Al的pH值为9.0,得混合液A;
(2)将200mL混合液A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到300mL浓度为0.025mol/L的Ca(NO3)2溶液中,得到混合液B;
(3)向混合液B中逐滴加入浓HNO3至澄清,得到混合液C;
(4)用浓度为0.01mol/L的NaOH溶液和浓度为0.01mol/L的硝酸溶液调节混合液C的pH值为3.5,得到混合液D;
(5)向混合液D中加入100mL浓度为1.2mol/L的尿素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E;
(6)向混合液E中加入50mL浓度为0.1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钙钠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F;
(7)将240mL质量分数为7.5%的聚β羟基丁酸酯氯仿溶液和40mL质量分数为5.5%的聚乙二醇氯仿溶液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M;
(8)将60mL混合液F在1000r/min搅拌条件下滴加到混合液M中,然后在1000r/min条件下搅拌8min,得到混合液O;
(9)将蒸馏水喷射入装有液氮的容器中快速冷冻制作冰球颗粒,用筛网筛分后选取粒径尺寸范围为50~100μm的冰球颗粒待用;
(10)将步骤(9)中筛选过的冰球颗粒置于模具模腔内并压实;
(11)将混合液O浇注到步骤(10)得到的模具中,并一同放入液氮中冷冻定型6小时,取出脱模后获得固态混合物;将该固态混合物真空冷冻干燥去除氯仿和冰球颗粒后得到能够缓慢释放磷元素的悬浮吸油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9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