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0794.8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1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陈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5B1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翔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缸 | ||
1.一种油缸,包括安装在油缸活塞(2)上以指示所述油缸活塞(2)的位置的感应套,以及设置在油缸缸筒(1)的端部以检测所述感应套的位置变化从而发出泵送换向信号的接近开关,在油缸有杆腔(3)进油的状态下,所述感应套朝向油缸无杆腔(4)凸起于所述油缸活塞(2),或者在所述油缸无杆腔(4)进油的状态下,所述感应套朝向所述油缸有杆腔(3)凸起于所述油缸活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套凸起于所述油缸活塞(2)
的凸起高度(H)与液压油的进油压力呈相同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油缸无杆腔(4)的一端的第一接近开关(51),所述感应套包括从所述油缸活塞(2)的位于所述油缸无杆腔(4)的一侧凸起的第一感应套(61);和/或
所述接近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油缸有杆腔(3)的一端的第二接近开关(52),所述感应套包括从所述油缸活塞(2)的位于所述油缸有杆腔(3)的一侧凸起的第二感应套(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为双缸油缸,其中,所述油缸的每个缸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51)和第一感应套(61),或者所述油缸的每个缸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52)和第二感应套(62);或者
所述油缸为单缸油缸,其中,所述油缸上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51)和第一感应套(61),以及第二接近开关(52)和第二感应套(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感应套(61)的第一缓冲装置,该第一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缸筒,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缸筒中用以将所述第一缓冲缸筒分隔成第一缓冲有杆腔(71)和第一缓冲无杆腔(72)的第一缓冲活塞(73),
其中,所述第一感应套(61)连接至所述第一缓冲活塞(73)以形成所述第一缓冲装置的活塞杆,并且
所述第一缓冲无杆腔(72)与所述油缸有杆腔(3)相连通,所述第一缓冲有杆腔(71)或所述第一缓冲无杆腔(72)中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缓冲活塞(73)复位的第一弹性件(7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缸筒的内腔沿着所述油缸的纵向中心线的方向开设于所述油缸活塞(2)中,
其中,所述第一感应套(6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缓冲活塞(73),另一端贯穿所述油缸活塞(2)后延伸至所述油缸无杆腔(4)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缓冲活塞(73)和所述第一感应套(61)上,开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缓冲无杆腔(72)的凹形腔(75)。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缸活塞(2)和/或油缸活塞杆(9)上开设有第一油槽(100),用以将所述第一缓冲无杆腔(72)与所述油缸有杆腔(3)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74)为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有杆腔(71)中的压缩弹簧,并且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感应套(61)的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感应套(62)的第二缓冲装置,该第二缓冲装置包括第二缓冲缸筒(8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缓冲缸筒(85)中用以将所述第二缓冲缸筒(85)分隔成第二缓冲有杆腔(81)和第二缓冲无杆腔(82)的第二缓冲活塞(83),
其中,所述第二感应套(62)连接至所述第二缓冲活塞(83)以形成所述第二缓冲装置的活塞杆,并且
所述第二缓冲无杆腔(82)与所述油缸无杆腔(4)相连通,所述第二缓冲有杆腔(81)或第二缓冲无杆腔(82)中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缓冲活塞(83)复位的第二弹性件(8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缸筒(85)和所述第二感应套(62)环绕所述油缸活塞杆(9)设置,并且所述油缸活塞(2)的一部分表面形成所述第二缓冲无杆腔(82)的端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油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缸活塞(2)上开设有第二油槽(200),用以将所述第二缓冲无杆腔(82)与所述油缸无杆腔(4)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07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