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锰离子掺杂高亮度绿光荧光粉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70893.6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0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任晶;徐小庆;陈国荣;孔德双;谷昌军;陈春明;刘志斌;孔令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江苏高淳陶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66 | 分类号: | C09K11/6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掺杂 亮度 荧光粉 | ||
技术领域
本次发明高亮度绿光荧光粉可以应用在半导体照明、如作为场发射显示器荧光材料,生物标示、医学探测、信息存储、高能射线探测等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荧光粉发光材料得到迅猛发展,已在照明、显示、生物标示、医学探测、信息存储、高能射线探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荧光粉基质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硫化物系列、铝酸盐系列、硅酸盐系列、镓酸盐系列、锗酸盐系列、氧化物系列、磷酸盐、钛酸盐系列、锡酸盐系列、硫氧化物系列以及硅基氮化物系列等。一般而言,硫化物体系荧光粉具有较强的发光强度,相比于硫化物体系,氧化物荧光粉具有较高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但其发光性能还不够理想,目前发现的发光性能较为理想的有ZnGa2O4∶Mn和Zn2GeO4∶Mn等。
随着紫外和近紫外半导体材料的开发,紫外激发荧光材料也得到广泛重视。本发明所研究的荧光粉Zn3-xGa2Ge2+yO10:z Mn2+ (x=0.1~0.5,y=0.1~0.5,z=0.1~3),是一种锗镓酸盐基质的荧光粉,在近紫外的激发下,可以发射出高亮度的绿色荧光,具备稳定性好、低电压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可应用在场发射显示方面的荧光材料。
发明内容
本次发明涉及到一种锰离子掺杂高亮度绿色荧光粉。其化学式为
Zn3Ga2Ge2O10:x Mn2+,为了得到此荧光粉,所使用的原料分别是化合物ZnCO3 (99.9%), Ga2O3 (99.9%), GeO2 (5N) 和 MnCO3 (99.9%)。在制备中进行了一下步骤:
1)按照设计的荧光粉组成精确称量高纯度的化合物原料,将称量好的原料放入玛瑙研钵中混合均匀,放入氧化铝坩埚中,在马弗炉中900℃下预烧2h以去除水分,原料的预分解。
2)将预烧后的原料自然冷却到室温后,二次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均匀,并再次放入马弗炉中二次烧结,温度1200℃,保温不同的时间,随炉冷却到室温。
3) 将二次烧结后的样品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成粉体得到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绿色荧光粉具有较宽的发射峰,在紫外激发下,绿色荧光明显,主发射在520nm附近。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荧光粉能被290nm左右的紫外激发,发出高效的主发射峰在520nm左右的绿色光。
2)本发明的荧光粉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且化学性质稳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绿色荧光粉的XRD图谱。
图2为本发明绿色荧光粉的激发、发射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Zn3Ga2Ge2O10:0.05Mn2+,2h
制备方法:分别称取碳酸锌(ZnCO3)14.9443g, 氧化镓(Ga2O3)11.5621g, 氧化锗(GeO2)13.952g,碳酸锰(MnCO3)0.0383g,将上述称量好的原料放入玛瑙研钵中混合均匀,放入氧化铝坩埚中,在马弗炉中900℃下预烧2h以去除水分,原料的预分解。将预烧后的原料自然冷却到室温后,二次在玛瑙研钵中混合均匀,并再次放入马弗炉中二次烧结,温度1200℃,保温2h的时间,随炉冷却到室温。将二次烧结后的样品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成粉体得到产品。该荧光粉的XRD图见附图1,该荧光粉在室温下的激发和发射图见附图2 。在290nm激发下,样品呈现出450nm-550nm较宽的发射峰,主发射峰在520nm。
实施例2:Zn3Ga2Ge2O10:0.05Mn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江苏高淳陶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江苏高淳陶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08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