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鲍鱼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72580.4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4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杜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相城区新时代特种水产养殖场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A23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2151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鲍鱼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鲍鱼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鲍鱼是海洋中的单壳软体动物,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形状有些像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螺旋部只留有痕迹,占全壳的极小部分。壳的边缘有9个孔,海水从这里流进,排出,连鲍的呼吸、排泄和生育也得依靠它。所以它又叫“9孔螺”。壳表面粗糙,有黑褐色斑块,内面呈现青、绿、红、蓝等色交相辉映的珍珠光泽。鲜鲍经过去壳、盐渍一段时间,然后煮熟,除去内脏,晒干成干品。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鲍、参、翅、肚”,都是珍贵的海味,而鲍鱼列在海参、鱼翅、鱼肚之首。鲍壳是著名的中药材石决明,古书上又叫它千里光,有明目的功效,因此得名。石决明还有清热、平肝息风的功效,可治疗头昏眼花和发烧引起的手足痉挛、抽搐等症。全世界约有90种鲍,它们的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我国渤海海湾产的叫皱纹盘鲍,个体较大;东南沿海产的叫杂色鲍,个体较小;西沙群岛产的半纹鲍、羊鲍,是著名的食用鲍。由于天然产量很少,因此价格昂贵。如今,世界上产鲍的国家都在发展人工养殖,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培育出杂色鲍苗,人工养殖获得成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鲍鱼养殖方法,具有有效的提高成活率,提高效益和无病害等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鲍鱼养殖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苗种选择:应选择软体部肥满、活力强,无损伤的3-4龄个体,对于皱纹盘鲍其壳长最好在8cm左右,杂色鲍及九孔鲍最好在6-7cm左右;
(2)苗种运输:鲍鱼运输计划和安排要周密,干运法鲍密度要合理,不相互挤压,保证高湿度、低温度,定时淋水,防止日光直射和雨淋,放在通风阴凉处,定时运到目的地,湿运法机泵要保证正常运转,要有充足的海水,密度疏,不重叠,水流量大,温差小,并及时涉及除粪便杂物,若运输时间过长,要投少量饵料,经运输的鲍鱼,待支达目的地,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暂养,使其恢复活力方可拔离分养,对伤鲍可采用降低水温,紫外线杀菌或药物等方法处理;
(3)饵料投喂:养殖幼鲍必须投饵,且饲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鲍鱼的生长速度,所述饲料是由海带、裙带菜、马尾藻、大叶藻等组成,一般3毫米左右鲍鱼尚不能摄食大型藻类,主要依靠附着性硅藻为食料,此时不用投饵;长至5-6毫米以后,就开始兼吃细嫩的浒苔等藻类,随着个体的生长,转为以大型海藻为主;
(4)病害防治:鲍鱼集约化养殖时,投喂大量海藻应避免强光照射,并加大养鲍水槽中的流水量,也可利用含氧量在饱和度以下的水作养殖用水,可预防气泡病,还可通过降低养殖水温,使病鲍逐渐恢复;
(5)鲍的采收:鲍的采收规格皱纹盘鲍大多按养殖鲍5.5-7cm,自然鲍7cm以上,杂色鲍养殖鲍5-7cm,自然鲍6cm以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饲料各成分重量的配比为海带占20%-25%、裙带菜占23%-25%、马尾藻占24%-30%、大叶藻占22%-30%。
本发明的一种鲍鱼养殖方法,具有有效的提高成活率,提高效益和无病害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鲍鱼养殖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种鲍鱼养殖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苗种选择:应选择软体部肥满、活力强,无损伤的3-4龄个体,对于皱纹盘鲍其壳长最好在8cm左右,杂色鲍及九孔鲍最好在6-7cm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相城区新时代特种水产养殖场,未经苏州市相城区新时代特种水产养殖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25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促进凹叶厚朴种子发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南粗榧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