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高低电压识别的锂电池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73109.7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3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桂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润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800 山东省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高低 电压 识别 锂电池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接上充电电池后可自动检测充电电池电压,调整合适的电压给电池充电,自动电压识别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日常对电动自行车等充电电池充电,当充电器输出电压与充电电压不一致时不能正常充电,甚至造成充电器和充电电池损坏。
当今充电器给电池充电大多采用人工适配调整正确的充电器给电池充电,但是由于终端用户对电池和电池的电压匹配问题不了解给电池配上电压不合适的充电器仍然有很多造成电池损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利用电阻和MCU检测电池的电压进行有效的调整输出电压。本发明充电器接上充电电池后可自动检测充电电池的电压,防止充电器输出电压和充电电池不匹配造成电池的损坏以及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高低电压识别的锂电池充电器,包括电源转换电路、PWM电压调整电路、输出端口,输出端口与电源转换电路连接,PWM电压调整电路与电源转换电路连接,其特征是: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正极与电阻R1连接,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然后与输出端负极连接,电阻R1与电阻R2的串联的连接端与MCU的电压检测端口连接,MCU的电压控制端口通过电阻R3与PWM电压调整电路的电压调整信号输入正端口连接,PWM电压调整电路的电压调整信号输入负端口与输出端口的负极连接,电源转换电路控制端口与PWM电压调整电路输出端相连接。
本发明利用电阻、MCU检测和控制输出电压。本发明充电器接上充电电池后可自动检测控制输出电压给电池充电,防止充电器输出电压不合适造成充电电池损坏以及安全隐患。本发明充电器适用范围宽且安全,具有电压自动识别控制功能,可对不同电池电压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并保护充电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电源转换电路; 2、PWM电压调整电路; 3、MCU; 4、输出端口; 5、充电电池 。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电阻R1、R2、微控单元MCU来检测和控制输出电压。
根据36V与48V三元锂电池的电压特性与区别,当48V三元锂电池欠压状态下充电2分钟电压即可超过43V,而36V三元锂电池充满最高电压为42V。充电后2分钟MCU即微控制单元通过电阻R1、R2分压检测输出端口4电压,若输出端口4电压超过43V则判定为48V三元锂电池,若输出端口4电压低于43V则判断为36V三元锂电池。
根据判定结果MCU输出端口301通过电阻R3输出相应的PWM信号,调整输出电压与充电电池额定电压匹配,可有效防止因充电器与充电电池电压规格不匹配条件下引起的过充安全事故、欠充充不满现象发生。本发明充电器兼容性强且安全,具有电池电压自动识别控制功能,可对不同电压规格三元锂电池进行充电并保护充电电池。
本发明是一种自动检测控制输出电压的锂电池充电器,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它包括:电源转换电路1、PWM电压调整电路2、MCU、电阻R1、R2、输出端口4。本发明是在已有的充电器电源转换电路1、PWM电压调整电路2的基础上增加电池电压检测控制电路来实现充电器的对电池电压规格识别并控制输出电压与电池电压相匹配。
本发明电源转换电路连接输出端口4,输出端口4连接充电电池5,电压检测控制电路同时连接输出端口4和电源转换电路1,电压检测控制电路从输出端口4检测充电电池5电压,根据检测电压判定结果,MCU输出端口301通过电阻R3输出相应的PWM信号,调整输出电压与充电电池额定电压匹配。
本发明工作原理:
一上电充电器默认48V参数充电2分钟,充电2分钟后MCU通过电阻R1、R2分压检测输出端口4电压,若输出端口电压超过43V则判定为48V三元锂电池,若输出端口电压低于43V则判断为36V三元锂电池,根据判定结果MCU输出端口301通过电阻R3输出相应的PWM信号,调整输出电压与充电电池额定电压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润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润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31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