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声电子助听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73271.9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6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薛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峰之火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声 电子 助听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地,是涉及电子助听器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中老年人群中,电子助听器较为普及;而目前的助听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悬挂式助听器,主要由一个可以挂在脖子里的主机和由主机引出的单耳耳机听筒构成,主机用于接听环境声音,并进行放大,耳机听筒将放大后的声音传送至耳朵;另外一种是耳背式助听器,其拾音器和听筒制作于同一个基体上,该基体形似蓝牙耳机,呈弧形,卡置于人体的一个耳朵的耳背上,听筒塞入耳道,拾音器则设置于基体的背部,基体内设有功放模块,拾音器采集到环境声音后,直接在基体内放大后输送给听筒。
对于上述的两种电子助听器,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用户在使用初期,很难适应,从环境声音经由功放模块放大后,再由听筒输出时,用户普遍具有一种发懵的感觉,将感到声音极不自然,与平时正常听音时的习惯、感觉完全不同,导致有较多一部分用户通过助听器甚至听不懂旁人的说话。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助听器采集环境声音后,经放大直接输入人耳,对此,人耳根本无法分辨声音的来源,亦即不能知晓声音的方向和位置,这使得助听器的助听效果被大大地削弱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声电子助听器,该助听器不仅可以放大环境语音,并且可以模拟出声源的方向和位置,从而适应人耳自然听觉习惯,使得助听效果大幅改善。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立体声电子助听器包括三个咪头,各所述咪头将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分别通过一个放大器放大后输送给一个运算器,所述运算器根据三个放大器输送来的声音信号的时间差计算出声源的位置,其计算过程如下:将每两个所述咪头配对,共形成三组咪头,以各组咪头中的两个咪头的位置为两个焦点,构建一个双曲面,所述双曲面的实轴等于该两个焦点所对应的两个咪头采集到的同一环境声音的时间差与声速的乘积;计算出对于所述三组咪头所构建的三个双曲面的共同交点,将该共同交点确定为声源位置点,所述运算器将该声源位置点交由一个立体声场模拟器,该立体声场模拟器在具有左右声道的耳机中模拟出立体声场。
作为优选,所述立体声场模拟器为杜比音效芯片,可模拟任意具有方向感、位置感的立体声场。
作为优选,所述咪头为驻极式话筒,其内部具有负反馈模块,以防止啸叫。
作为优选,所述运算器在确定三个双曲面的共同交点时,首先记录每两个双曲面的交点,然后计算各交点之间的距离,将相距最近的三个交点的中心值,作为三个双曲面的共同交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立体声电子助听器在使用时,由于声源传播到三个咪头的距离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每两个咪头距离声源的长度差作为实轴,构建空间双曲面,最后,得到三组空间曲面的的共同交点,必然为声源的位置点,确定了声源位置点后,即可由立体声场模拟器模拟出自然声场,从而适应人耳自然听觉习惯,使得助听效果大幅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立体声电子助听器的电气结构图。
图2是本立体声电子助听器对于声源位置的确定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立体声电子助听器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咪头11、12、13,各所述咪头将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第三放大器21、22、23放大后输送给一个运算器3,所述运算器3根据三个放大器输送来的声音信号的时间差计算出声源的位置,其计算过程如下:将每两个所述咪头配对,共形成三组咪头;即第一咪头11、第二咪头12为一组;第一咪头11、第三咪头13为一组;第二咪头12、第三咪头13为一组;以各组咪头中的两个咪头的位置为两个焦点,构建一个双曲面,所述双曲面的实轴等于该两个焦点所对应的两个咪头采集到的同一环境声音的时间差与声速的乘积,亦即实轴等于该两个焦点距离声源的长度差;计算出对于所述三组咪头所构建的三个双曲面的共同交点,将该共同交点确定为声源位置点,所述运算器3将该声源位置点交由一个立体声场模拟器4,该立体声场模拟器在具有左右声道的耳机5中模拟出立体声场。
上述对于声源位置的确定过程,如图2所示,对于每组咪头构建一个双曲面,形成三个双曲面,即对应于图2中分别用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绘制的双曲线,对于双曲面相交的情形,其投影实际上即为双曲线相交的情形,因此,从图2中可见,三条双曲线的共同交点A,即对应于三个双曲面的共同交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峰之火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峰之火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32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