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3835.9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7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贵英;水口征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K11/07 | 分类号: | F16K11/07;F16K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阀芯的滑阀,其中,所述阀芯以自由滑动的方式插入到阀箱的阀芯孔内。
背景技术
存在将阀芯以自由滑动的方式配设于阀箱的阀芯孔内而构成的滑阀。这种结构的滑阀以往大多用于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等各种用途。这种以往已知的滑阀构成为具有具备大致圆筒状的阀芯孔的阀箱、被插入阀芯孔的大致圆柱状的阀芯、在阀芯孔内对阀芯施力的弹簧。弹簧被配设于阀芯孔内的阀芯一端侧,沿着轴向朝另一端侧对阀芯施力。另外,在阀箱形成具有在阀芯孔的内周侧表面开口的多个孔口的油路。该油路具有的各孔口与在阀芯外周侧表面形成的油槽连通。另外,在阀箱形成有提供用于使阀芯工作的控制油压的控制压力供给路。
在上述滑阀中,通过从控制压力供给路提供控制油压,从而进行使阀芯抵抗弹簧的作用力而向上述一端侧滑动的控制。由此,切换在阀芯孔开口的多个孔口与阀芯的油槽的连通状态,能够进行切换油路的流通路径的控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066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滑阀中,沿着阀芯和阀芯孔的轴向分别排列配置具有多个孔口的多个油路。而且,为了防止从阀芯的外周侧表面与阀芯孔的内周侧表面之间的间隙漏油,需要在各油路所具备的彼此相邻的各孔口之间沿着轴向设置某种程度的间隔。由此,存在这样的问题:滑阀及其控制系统在轴向的长度尺寸变大,无法实现滑阀及具备该滑阀的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等的充分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阀,该滑阀既能实现针对多个油路的流通路径的切换,又能将阀芯在滑动方向的长度尺寸抑制得较短,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滑阀,其具有:具有筒状的阀芯孔(10)的阀箱(5);以及被设置于阀芯孔(10)内并沿着该阀芯孔(10)的轴向滑动的阀芯(30),该滑阀的特征在于,具有:第1油路(21),其被设置于阀箱(5),具有在阀芯孔(10)开口的第1至第3孔口(A1~A3);第2油路(22),其被设置于阀箱(5),具有在阀芯孔(10)开口的第4至第6孔口(B1~B3);第1至第4油槽(31~34),它们沿着周向按照预定间隔排列于阀芯(30)的外周侧表面(30c)的轴向上的相同位置处;第1连通路(36),其在阀芯(30)内从第1油槽(31)贯穿至第3油槽(33);以及第2连通路(37),其在阀芯(30)内从第2油槽(32)贯穿至第4油槽(34),第1油路(21)的第1孔口(A1)与阀芯(30)的第1油槽(31)连通,第2孔口(A2)与第3孔口(A3)选择性地与阀芯(30)的第3油槽(33)连通,第2油路(22)的第4孔口(B1)与阀芯(30)的第2油槽(32)连通,第5孔口(B2)与第6孔口(B3)选择性地与阀芯(30)的第4油槽(34)连通,该滑阀构成为:阀芯(30)在阀芯孔(10)内滑动,从而进行第2孔口(A2)和第3孔口(A3)与第3油槽(33)的连通的切换以及第5孔口(B2)和第6孔口(B3)与第4油槽(34)的连通的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滑阀,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构成第1油路的第1至第3孔口与构成第2油路的第4至第6孔口重叠配置于轴向(阀芯的滑动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处。因此,既能实现能够切换第1油路和第2油路这两种油路的流通路径的滑阀,又能相比于以往结构的滑阀将轴向长度尺寸抑制得较短,能够实现滑阀及具备该滑阀的车辆的油压控制装置等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另外,上述滑阀可以构成为,第1至第4油槽(31~34)沿着阀芯(30)的外周侧表面(30c)的周向按照90度的间隔设置,第1连通路(36)和第2连通路(37)被配置于阀芯(30)内的在轴向上彼此不同的位置处,第1连通路(36)直线状地从第1油槽(31)贯穿至第3油槽(33),第2连通路(37)直线状地从第2油槽(32)贯穿至第4油槽(34)。
根据该结构,能够确保在第1、第2流通路流通的工作油的顺畅流动。另外,能够实现滑阀的结构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38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截面扩张模式共振器及基于共振器的梯形滤波器
- 下一篇:伺服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