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DDT和DDE降解菌DXZ9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75059.6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谢慧;朱鲁生;王军;王金花;蒋金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2D3/02;B09C1/10;C12R1/01;A62D101/04;A62D10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dt dde 降解 dxz9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DDT和DDE降解菌DXZ9,具体涉及一株DDT和DDE降解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sp.),属于生物降解处理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DDT(2,2-bis(4-Chlorophenyl)-1,1,1-trichloroethane)分子式:C14H9Cl5,别名2,2-双(4-氯苯基)-1,1,1-三氯乙烷(p,p'-DDT);DDE(1,1-dichloro-2,2-bis(p-chlorophenyl)ethylene)作为DDT的一种好氧代谢产物,但DDE比DDT持久性更强,所以尽管DDT已被禁用很多年,但其降解产物DDE仍然在环境中存在。分子式:C14H8Cl4,别名2,2-双-(对氯苯基)-1,1-二氯乙烯。其结构式如下:
纯p,p'-DDT为白色结晶,熔点为108.5~109℃,凝固点在87℃以上,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物或氯化溶剂。
虽然DDT在我国已经禁用多年,但DDTs在环境中的残留浓度依然居高不下,DDTs在南京不同地区土壤中的检出率为100%,残留量在0.148~0.26mg·kg-1之间。大部分样点土壤中可能有新的DDTs污染物的输入。在北京的官厅水库区域的表层土壤中都有有机氯农药的存在,DDT含量占总有机氯农药的93%。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污染来源主要来自80年代大量有机氯农药的使用在环境中的残留,即历史上的使用引起的;第二来自农药三氯杀螨醇的生产和使用。DDT在土壤环境中消失缓慢,一般情况下,约需10年。大部分DDT存在于地表层2.5cm深的土壤内,在温带环境中的半衰期可达2.3~30年,在热带雨季时DDT在大田土壤中的半衰期是234~317天。DDTs在全球范围的各种环境介质(海洋、底泥、大气、江河、土壤等)、动植物组织器官及其人体中广泛存在,己经引起了各界人士和公众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DDT对生物的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均会产生影响,由于DDT和其代谢产物具有高脂溶性、持久性和稳定性,通过食物链产生生物放大作用,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因具有成本低、环境影响较小、微生物生命力极强、可大面积应用等独特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土壤修复技术之一。迄今,国内外一些研究学者已筛选到多株DDT降解菌,但DDE降解菌较少,本研究涉及的寡养单胞菌属是首次被发现对DDT和DDE均有较好的降解能力的菌株。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从农药的生产污水处理厂采集分离得到了一株DDT和DDE降解菌DXZ9,属于寡养单胞菌属,经实验证明其对DDT和DDE均具有降解能力。
一株DDT和DDE降解菌DXZ9(Stenotrophomonas sp.DXZ9),已于2013年6月28日保藏于中国武汉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304。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邮编:430072。
所述一株DDT和DDE降解菌DXZ9形态特征如下:呈短杆状,不产芽孢,带有着生鞭毛;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吲哚、硝酸盐还原、D-阿拉伯糖、木糖发酵、乳糖发酵、甘露糖发酵试验均呈阴性。
以DDT和DDE降解菌DXZ9的总DNA为模板,利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27F:AGAGTTTGATCCTGGCTCAG,1392R:ACGGGCGGTGTGTAC)进行PCR扩增,得到约为1500bp的扩增产物,测序由上海生工完成,其16s rDNA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根据Gene Bank序列同源性比较,菌株DXZ9与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同处于一个最小的分支,同源性达到91%。结合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将菌株DXZ9初步鉴定为寡养单胞菌属,命名为DDT和DDE降解菌DXZ9(Stenotrophomonas sp.DXZ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5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