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应用解析器的异构网络融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6086.5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4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郜帅;张宏科;张中岳;苏伟;王洪超;周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应用 解析 网络 融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应用解析器的异构网络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通信控制网络中,数字社区耗电设施的统一控制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实现能源节约的关键技术。为此,IEEE1888工作组发起了泛在绿色社区控制网络协议(UGCCNet)的制定。
泛在绿色社区控制网络协议规定了一个针对数字社区、智能楼宇和数字城域网的远程控制网络架构,指定了设备和系统间的数据通信格式,给出了数字社区网络中设备、服务、信号以及通信消息的定义。该网络架构为社区管理者、公共服务提供商、政府部门以及个人用户实现了对总线系统网络的统一控制和管理,并通过远程的监控、操作、管理和维护来缓解能源短缺,实现便捷家居等。
泛在绿色社区控制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分为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包括注册器,而数据平面包括网关,存储器和应用单元等组件。
总线系统网络:社区中的耗电设施(例如传感器、执行器)组成的网络,实现耗电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以及协同工作。支持有线或无线短距离通信组网方式,支持各种通信协议及控制协议,例如Zigbee、BACnet、Lonworks等。通过UGCCNet可以将异构总线系统网络进行统一管理,并实现网络之间的互操作。
现有的UGCCNet系统并未对不同的总线系统网络(又称异构网络)应用数据的内容和语义做出明确的定义,这使得不同异构总线系统之间的应用数据类型难以进行转化,不同总线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变得复杂与困难。随着更多的总线系统的接入,系统的可扩展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UGCCNet系统需要为特定的接入网络提供特定的翻译组件,保障该网络与其他异构接入网络的正常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应用解析器的异构网络融合方法,实现了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提高了网络规模的可扩展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智能应用解析器的异构网络融合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包含多个异构网络的泛在绿色社区控制网络UGCCNet中配置若干个智能应用解析器IAR;
由所述IAR接收系统配置的翻译规则信息,获得各个异构网络中应用数据的相互翻译功能;
当所述各个异构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由所述IAR利用其翻译功能进行数据类型的转换,实现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利用智能应用解析器IAR对各种异构网络间的信息交互进行翻译,使一种总线系统网络的应用数据类型转化为另一种总线系统网络的应用数据类型,产生符合具体通信协议与数据格式的消息,实现不同总线系统网络接入网络的互联互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提供的泛在绿色社区控制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在UGCCNet网络中配置IAR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IAR进行异构网络间应用数据翻译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独立IAR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网关与IAR组合的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存储器与IAR组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IAR基于FETCH协议通信过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IAR基于WRITE协议通信过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IAR基于TRAP协议通信过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IAR基于FETCH与WRITE协议通信过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FETCH协议IAR与其他组件注册绑定及进行数据翻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应用解析器的UGCCNet异构网络融合方法,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60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