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微加热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6245.1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8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毛云峰;徐海霞;崔鹏义;吴志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B7/02 | 分类号: | B81B7/02;B81C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加热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型微加热器,由承载玻璃片(1)、镀金导电涂层(2)、加热单元(4)、电极柱(5)和铝制热沉平台(6)组成,其特征在于:承载玻璃片(1)位于铝制热沉平台(6)上方,承载玻璃片(1)表面镀有一层铬层,所述铬涂层表面镀有一层金层,通过对金层进行化学蚀刻,在承载玻璃片(1)表面得到所需几何形状的镀金导电涂层(2);通过对铬层进行化学蚀刻,在承载玻璃片(1)表面得到所需几何形状且均匀分布的加热单元(4),相邻的加热单元(4)通过并联连接;承载玻璃片(1)未镀金与铬面与铝制热沉平台(6)通过高效导热剂(7)进行粘接;镀金导电涂层(2)上设置电极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通过直流电源供电。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加热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承载玻璃片(1)上表面镀50nm厚的铬涂层,之后在所得铬涂层表面上镀一层150nm厚的金涂层,得到镀金-铬的承载玻璃片(1);
(2)、采用高速旋转涂层机,将正性光刻胶S1813在镀金-铬的承载玻璃片(1)上进行涂层,厚度为2 ;然后,经过一分钟的95度高温加热、紫外光曝光,将所需要的几何结构影印到镀金-铬的承载玻璃片(1)上,采用显影剂MF319进行显影;应用蚀刻溶液Gold Etchant TFA 对镀金导电涂层进行化学蚀刻,然后采用丙酮对蚀刻后的金-烙承载玻璃片(1)进行清洗,以除去剩余的正性光刻胶S1813,即获得所需几何结构的镀金导电涂层(2);
(3)、再次采用正性光刻胶 S1813重复第二步的工作,但与第二步不同的是,将加热单元(4)的几何结构影印到承载玻璃片(1)上,采用蚀刻溶液Chrome Etch 18 对铬层进行蚀刻,获得所需的若干个独立加热单元(4);
(4)、采用热致变色液晶材料对加热单元(4)的供热温度进行标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62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