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操作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76368.5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4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罗恒亮;邓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郑瑜生;王增鑫 |
地址: | 10012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触控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各种智能终端正在运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通过智能终端进行通信、浏览网页、观看视频、存储文件等,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现有技术中,终端的显示屏通常都具有触摸功能,用户通过操作物在显示屏上滑动操作、点击、长按等操控方式来触发应用软件、控件等操作功能,或者输入信息等。其中,当人们可以利用智能终端输入信息时,首先需要开启智能终端的输入界面,然后利用操作物在输入信息时进行触控操作以输入信息,包括输入中文、英语等信息。
然而,在输入界面进行输入信息的操作时,如果用户需要启动某个操作功能,用户首先要退出当前的输入界面,可能还需要对当前界面中的内容进行保存文档等操作,然后找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或控件等操作功能,再通过操作物来触发所期望的操作功能,导致在从输入界面切换到触发操作功能时,触发操作繁琐复杂、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操作的方法及装置,用于通过检测触控操作对显示屏的压力状态,基于压力状态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从输入界面切换到触控操作时,切换操作繁琐复杂、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操作的方法,包括:
检测触控操作对显示屏的压力状态;
当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状态处于第一预设压力状态时,显示所述触控操作输入的信息;
当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状态处于第二预设压力状态时,触发所述触控操作输入的信息对应的操作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操作的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显示模块和启动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触控操作对显示屏的压力状态;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当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状态处于第一预设压力状态时,显示所述触控操作输入的信息;
所述启动模块,用于当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状态处于第二预设压力状态时,触发所述触控操作输入的信息对应的操作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首先检测触控操作对显示屏的压力状态;当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状态处于第一预设压力状态时,显示所述触控操作输入的信息;当所述触控操作的压力状态处于第二预设压力状态时,触发所述触控操作输入的信息对应的操作功能;从而使用户能够在人界交互界面中,通过检测不同的压力信息,直接触发操作功能,减少了触发操作功能时的冗余操作,使得触发操作的过程,变得非常简捷、迅速,效率也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触控操作的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触控操作的方法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触控操作的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触控操作的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63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