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来电身份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7837.5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0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世典;韩牟;赵宏杰;汪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15/28 | 分类号: | G10L15/28;G10L1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声纹 识别 来电 身份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来电身份识别系统的识别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声纹获取单元、声纹处理器单元、声纹数据存储单元、声纹识别单元;所述声纹获取单元、声纹数据存储单元、声纹识别单元分别与声纹处理器单元相连,声纹获取单元向声纹处理器单元单向通信,声纹识别单元向声纹处理器单元单向通信,声纹数据存储单元和声纹处理器单元相互通信,声纹识别单元向声纹数据存储单元单向通信;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声纹特征提取:
当有未知声纹源进入声纹获取单元后,自动触发保存提示功能,提示使用者保存该声纹数据以便下一次通话时自动识别该声纹数据对应的联系人;使用者确认保存该声纹数据后,声纹处理器单元将形成由所有联系人的声纹模型构成的声纹模型库,所述声纹模型是从联系人的声音中提取声学特征构建而成,声纹模型中的声学特征和身份信息相互关联绑定在一起;
(2)声纹特征通讯录的存储:
将所述声纹模型库存储于声纹数据存储单元中,所述声纹数据存储单元设置于手机内存中,或者设置于外部存储卡中;
(3)模式识别:
当已保存的联系人来电时,声纹识别单元提取来电者的声学特征形成待识别的特征矢量序列并通过模式匹配来判别联系人身份;当新联系人与机主通话时,声纹识别单元无法识别,但仍提取来电人的声学特征,通话结束后自动提醒机主是否将来电者存为新联系人;
所述提取声学特征构和存储声纹特征的具体过程为:
(1)当来电通话开始时,启动声纹获取模块,获取来电者的声音片段并存储;
(2)通过分析声音片段提取来电者的声学特征;
(3)模式匹配,将已获得的声纹特征与声纹模型库中已存储的声纹模型进行比对;
(4)判定,将得分与预先设定的得分判定阈值进行比较;
(5)输出,当匹配成功后,输出匹配结果,即识别到的联系人相关信息;当匹配不成功时,通话结束后输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存储该声纹信息以及相关电话号码姓名信息,以便下次通话时实时识别;
(6)存储,当通话结束后,使用者采纳提示建议,系统将该声纹信息及其相关身份信息存入存储单元,并加入声纹模型库;反之,不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来电身份识别系统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声纹获取单元获取来电者通话的一段声音片段,存入声纹数据存储单元中分配的一块临时存储区中,以备对其进行声学特征分析;当分析结束后,声纹特征被保留,其余被声音数据自动删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来电身份识别系统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提取声音片段中能反映通话者的可分性强、稳定性高的声纹特征,并将之存放在临时存储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来电身份识别系统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待识别的特征矢量序列与模型库中的声纹模型逐一进行匹配比较得到特征矢量序列与每个说话人声纹模型的匹配得分,也即对数似然得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来电身份识别系统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当得分大于或等于阈值时判定为匹配成功;当得分小于阈值时判定为匹配失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来电身份识别系统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输出方式为语音提示、震动、屏幕显示,或三种方式的两两组合、又或以上三种方式组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78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测温光纤复合耐火电缆
- 下一篇:燕尾槽的车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