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瓷砖胶粘粉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77857.2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0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建辉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14/06;C04B14/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王楚鸿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瓷砖 胶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粘剂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瓷砖胶粘粉。
背景技术
以往瓷砖和石材的粘结材料完全采用现场混合的厚层砂浆。这种方法是将砂和水泥现场混合制成的简单水泥砂浆,把这种砂浆涂在预浸或预润湿瓷砖北面,涂有砂浆的瓷砖压到预先湿润的表面上,然后轻敲瓷砖,以保证瓷砖具有一致的平明度。通过此过程将砂浆压实和使水泥颗粒进入到瓷砖的多空北面内部和多空基材中。采用这种方法如果粘帖大型的饰面砖,如石材、抛光砖等还必须进行机械固定或者加固,并且在水泥硬化后,基底上的砂浆也需要加固。因为这种简单的砂浆不具有抗流挂性,所以贴砖必须从底部开始,并且在瓷砖之间必须使用定位器以实现整齐的接合。
这种方法效率低,材料用量大,需要依赖技术工人的熟练程度和责任心,在粘接大理石及其他天然石材时,还需就基底和瓷砖的孔隙率不同进行一定时间的浸泡,砂浆会与基底产生脱落、离位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瓷砖胶粘粉,该瓷砖胶粘粉能够把各种石材粘结良好,保证粘贴力度,不会产生空鼓与脱离基底现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瓷砖胶粘粉,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份组成:100-150份高铝水泥、100-150份矿渣硅酸盐水泥、80-100份硅砂、80-100份蛭石、5-10份二氧化钛、5-10份二氧化硅、3-5份三氧化铝、10-15份聚乙烯醇、8-10份氢氧化钙、5-8份聚丙烯酰胺、10-15份有机硅油、12-15份甘油、15-18份活性炭、15-20份羧甲基纤维素、12-15份聚丙烯纤维、15-20份聚酯纤维、15-25份氯化铁、10-15份氯化钡、10-15份氯化铝。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铝水泥为100份、矿渣硅酸盐水泥为100份、硅砂为80份、蛭石为80份、二氧化钛为5份、二氧化硅为5份、三氧化铝为3份、聚乙烯醇为10份、氢氧化钙为8份、聚丙烯酰胺为5份、有机硅油为10份、甘油为12份、活性炭为15份、羧甲基纤维素为15份、聚丙烯纤维为12份、聚酯纤维为15份、氯化铁为15份、氯化钡为10份、氯化铝为10份。
或者是所述的高铝水泥为150份、矿渣硅酸盐水泥为150份、硅砂为100份、蛭石为100份、二氧化钛为10份、二氧化硅为10份、三氧化铝为5份、聚乙烯醇为15份、氢氧化钙为10份、聚丙烯酰胺为8份、有机硅油为15份、甘油为15份、活性炭为18份、羧甲基纤维素为20份、聚丙烯纤维为15份、聚酯纤维为20份、氯化铁为25份、氯化钡为15份、氯化铝为15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瓷砖胶粘粉固化后能耐高温、耐酸碱、耐水、耐磨、耐油性能好,防潮防水防油防尘性能佳,耐湿热和大气老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所描述的一种瓷砖胶粘粉,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份组成:100份高铝水泥、100份矿渣硅酸盐水泥、80份硅砂、80份蛭石、5份二氧化钛、5份二氧化硅、3份三氧化铝、10份聚乙烯醇、8份氢氧化钙、5份聚丙烯酰胺、10份有机硅油、12份甘油、15份活性炭、15份羧甲基纤维素、12份聚丙烯纤维、15份聚酯纤维、15-25份氯化铁、10份氯化钡、10份氯化铝。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所描述的一种瓷砖胶粘粉,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份组成: 150份高铝水泥、150份矿渣硅酸盐水泥、100份硅砂、100份蛭石、10份二氧化钛、10份二氧化硅、5份三氧化铝、15份聚乙烯醇、10份氢氧化钙、8份聚丙烯酰胺、15份有机硅油、15份甘油、18份活性炭、20份羧甲基纤维素、15份聚丙烯纤维、20份聚酯纤维、25份氯化铁、15份氯化钡、15份氯化铝。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原理和框架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建辉;,未经胡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78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