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颜色鲜艳印刷硅胶油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79293.6 | 申请日: | 2013-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0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泉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2 | 分类号: | C09D11/1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颜色 鲜艳 印刷 硅胶 油墨 | ||
(一)领域
本发明耐高温颜色鲜艳印刷硅胶油墨属于化工领域。
(二)简介
当今时势,在我国现阶段的油墨工业和印刷行业内,很多关心油墨与印刷业的人士都在兴致勃勃、沸沸扬扬地谈论探讨目前我国的醇溶和水性凹版油墨的现状情况与发展前景的问题。
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油墨与印刷工业之发展,是件极大的好事,也预示着我国的油墨与印刷技术水平又将向前跨进一大步。
但是,就目前在我国的软包装市场上,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特殊用途的软包装材料是醇溶和水性凹版油墨,甚至是普通的塑料凹版油墨所不能印刷出这些特殊性功能的。
因此,一些要求有特殊性用途的软包装材料就需要有特殊功能的油墨来印刷,与之配套。
我们时断时续听说过的复合高温耐蒸煮袋就是有特殊性用途的软包装材料中的一种。
因而,在我国的油墨市场上,凹版塑料复合高温耐蒸煮袋油墨正在悄悄地兴起,它的特殊印刷功能正在被印刷油墨市场所认识,并逐渐被印刷工业所接受与推广,在一些特殊印刷范围内也有着一定的市场。
该特殊性凹版印刷油墨的配方在设计上需要一些技巧,也需要油墨技术人员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大胆创新。
凹版复合高温耐蒸煮袋油墨配方选材之原则要点随着我国油墨与印刷工业持续稳定地发展,我国的软包装技术也发展迅速,水平不断地提高。
制作的软包装材料款式多样、层出不穷,其中复合软包装材料现已成为国内较成熟的主要包装材料之一。
在我国现行的软包装印刷工业中,应用于软包装塑料袋的薄膜基材就有NY、PET、BOPP、CPP、RCPP、PE和AL等,我国未来软包装印刷用的薄膜材料的发展趋势就有可能向着高阻隔性、耐高温蒸煮性的方向发展。
特别是食品、药品等的外用软包装材料,由于内装物品的特殊要求,更要求有高温杀毒、环保卫生等高性能。
既然市场上有如此之多品种繁多、性能各异的软包装材料,就必不可少的要求有符合如此高性能条件的适用于高温耐蒸煮的复合印刷的油墨与之相配套。
于是,溶剂型凹版印刷用的复合高温耐蒸煮袋油墨应运而生。以下就针对该种类型的凹版印刷油墨之配方设计时应考虑的选材因素作些简单介绍。
1、煮袋油墨连接料的选择, 溶剂型油墨连接料俗称树脂,在凹版油墨中是分散介质,使油墨色粉或颜料和其它配伍性物质均匀地分散于油墨体系中。
在它们的周围形成一层保护外壳,不至于发生聚集结块沉淀析出的现象,使油墨具有良好的上机印刷适性。
当油墨通过印刷机作用被转移到塑料薄膜承印物表面后,油墨中的有机溶剂就迅速挥发,而连接料树脂就马上固着于薄膜表面并形成牢固的耐高温蒸煮的墨层,均匀地铺展色粉与颜料颗粒。
使印刷成品颜色鲜艳,光彩夺目。其中凹版油墨的粘度、流动性、干燥性、转移性、墨膜光泽度和固着性等性能主要由主体连接料所决定。
凹版油墨墨膜的耐酸碱性、耐高温蒸煮性等特性也与主体连接料的性能密不可分。
因而,在油墨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识中,凹版复合的高温耐蒸煮袋油墨之配方设计的开发重点就在于有关耐高温蒸煮性能连接料的试验选择和生产研究。
根据我们开发油墨接触新材料与油墨生产制造过程可知,目前能够在凹版塑料复合高温耐蒸煮袋油墨之配方中胜任主体树脂连接料,提高油墨身骨,改善油墨流体性能,适合凹版上机印刷的油墨树脂不外乎只有这两种:凹版油墨用耐高温聚氨酯树脂和高氯含量中等粘度的三元氯醋树脂。
凹版油墨用耐高温聚氨酯树脂,化学名为聚氨基甲酸乙酯塑料树脂,英文缩写代号为PU。
它是聚氨酯单体树酯液与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经催化剂及其它助剂反应而得的液体树脂,按这些液体树脂原料的组成不同,分为聚醚型和聚酯型两种,并有软质和硬质之分。
我们凹版耐高温复合油墨配方中所用的聚氨酯树脂液只是以上所说的聚氨酯塑料(PU)的单体组份,经过改性并配以酮类和酯类或醇类等有机溶剂,固含量一般为25-35%左右,无色或浅黄色透明粘稠状液体。
作为凹版耐高温复合油墨的主要连接料树脂,起成膜提高附着分散颜料增强展色的作用。
该类聚氨酯树脂液分子中一般含有NCO基团,分子的聚合度较少,但是分子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其中的简单型的单体就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多苯基多次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三羟基聚醚(甘油聚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泉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泉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92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溶剂风机叶片用前缘保护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丝印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