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阵列装置及具有其的图像读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80209.2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戚务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H04N1/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264209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阵列 装置 具有 图像 读取 系统 | ||
1.一种透镜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棒状透镜阵列(10a),所述第一棒状透镜阵列(10a)的各棒状透镜的中心线均位于第一平面上;
第二棒状透镜阵列(10b),所述第二棒状透镜阵列(10b)的各棒状透镜的中心线均位于第二平面上,所述第二棒状透镜阵列(10b)与所述第一棒状透镜阵列(10a)相对设置;
支撑架,第一棒状透镜阵列(10a)与所述第二棒状透镜阵列(10b)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阵列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夹角θ小于等于所述透镜阵列装置的光的入射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棒状透镜阵列(10a)与所述第二棒状透镜阵列(10b)的相应棒状透镜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抵接,所述第一棒状透镜阵列(10a)与所述第二棒状透镜阵列(10b)的各棒状透镜的第二端相叉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棒状透镜阵列(10a)与所述第二棒状透镜阵列(10b)中相对应的两个棒状透镜的第一端的焦点汇聚在同一点上,所述第一棒状透镜阵列(10a)各棒状透镜的下端焦点与所述第二棒状透镜阵列(10b)的各棒状透镜的下端焦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棒状透镜阵列(10a)与所述第二棒状透镜阵列(10b)相对于一个竖直平面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所述第一支撑件(11)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1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棒状透镜阵列(10a)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件(11)设置,所述第二棒状透镜阵列(10b)相对于所述第一棒状透镜阵列(10a)倾斜设置。
7.一种图像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23);
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阵列装置(30),所述透镜阵列装置(30)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23)内;
光电转换传感器(21),设置于所述透镜阵列装置第二端的棒状透镜焦点的位置处,并用于转换图像电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传感器(21)包括:
多个第一光电传感器(21a),所述多个第一光电传感器(21a)与所述第一棒状透镜阵列(10a)的各棒状透镜的下端焦点一一对应设置;
多个第二光电传感器(21b),所述多个第二光电传感器(21b)与所述第二棒状透镜阵列(10b)的各棒状透镜的下端焦点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系统还包括基板(22),所述基板(22)设置在所述框架(23)的底部,所述光电转换传感器(21)安装在所述基板(2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系统还包括:
光源(24),设置在所述透镜阵列装置的一侧,并靠近所述透镜阵列装置的第一端;
用于放置原稿(13)的透光板(25),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23)的上部,所述透光板(25)覆盖在所述透镜阵列装置和所述光源(24)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传感器(21)包括感光像素块(211),所述感光像素块(211)能将换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多个所述感光像素块(211)分别设置在所述光电转换传感器(21)内,并设置在所述透镜阵列装置的各棒状透镜的下焦点位置处。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图像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读取系统还包括信号处理电路(26),待读取图像的所述原稿(13)的图像光电信息经过所述信号处理电路(26)处理后向外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02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效益补偿机制的季节性电能定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互联网购物体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