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加工的护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0779.1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康进昌;李朝钦;卓美娟;苏静;徐雪芬;李志刚;罗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亿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1D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伊美年 |
地址: | 2153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加工的护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机床作为一种机加工设备已经被广泛使用。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
目前普遍使用的机床加工设备,包括钻床、铣床、车床、冲床等,均须对放置工件的工作台施以动力,因此对于操作者均存在不安全因素,其中,冲床或各种冲压机是以猛烈的冲击力对工件施力,而操作者需要用手对工件进行放置或位置调整,因此手部与工件同样处在冲压轴下部之模具的下方,若发生疏忽或机械故障极易导致伤残事故发生,因此对操作者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加工的护手装置,使用该装置,有效的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机器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机加工的护手装置,包括可上下活动的加工用机台,所述机台下方设有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两侧对称设有齿轮传动机构及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两个齿轮传动机构下方经连接轴分别连接拨手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中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每个驱动机构均包括一个一端经销轴与第一齿轮中心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的摇柄,所述机台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块,所述两个摇柄交叉设置且与所述驱动块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及拨手杆间设有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在工作台两侧对称设置齿轮传动机构及与齿轮传动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下方分别连接拨手杆,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齿轮传动机构传动,从而带动拨手杆动作将操作者的手部从工作台上拨开,有效的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机床机器使用的安全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台;2、工作台;3、拨手杆;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连接轴;7、销轴;8、摇柄;9、驱动块;10、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用于机加工的护手装置,包括可上下活动的加工用机台1,所述机台1下方设有工作台2,在所述工作台2两侧对称设有齿轮传动机构及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两个齿轮传动机构下方经连接轴6分别连接拨手杆3,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及拨手杆间设有夹板10,所述夹板10与所述工作台2固定连接。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及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4中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轴6上。
每个驱动机构均包括一个一端经销轴7与第一齿轮4中心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齿轮4转动的摇柄8,所述机台1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块9,所述两个摇柄8交叉设置且与所述驱动块9连接。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由机加工设备本身上下往复运动产生的动能进行顺向动作,机台向下活动时,驱动块随之向下活动,驱动摇柄动作,摇柄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设置在连接轴上,可经连接轴带动拨手杆向外转动,所述连接轴为万向轴设计,可以任意调节角度适应设备运动距离及使用者手臂位置。如果此时操作者的手部是放置在工作台上,拨手杆可以将操作者的手部向外拨出,避免机台下压的时候发生意外,提高了使用的安全型。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亿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冠亿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0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