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带状模具的薄膜双面微结构卷对卷UV固化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1917.8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0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易培云;彭林法;来新民;邓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35/10 | 分类号: | B29C3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带状 模具 薄膜 双面 微结构 uv 固化 成型 装置 | ||
1.基于带状模具的薄膜双面微结构卷对卷UV固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架设在机架上依次连接的放卷模块、UV固化模块、贴保护膜模块、收卷模块,
所述的放卷模块与UV固化模块经调节组件连接,
所述的UV固化模块包括正向UV固化模块及逆向UV固化模块,上述固化模块均包括涂料模块及UV固化模块,待加工薄膜基材经正向UV固化模块及逆向UV固化模块分别在两面进行UV固化,
所述的贴保护膜模块在UV固化后的薄膜基材的表面贴合保护膜,最后经收卷模块收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带状模具的薄膜双面微结构卷对卷UV固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向UV固化模块中,
涂料模块采用滴胶方式或者狭缝式涂胶方式涂胶,然后利用刮刀或者软辊将涂料涂覆均匀并达到目标厚度,
UV固化模块为线功率在200-300W/cm的UV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带状模具的薄膜双面微结构卷对卷UV固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向UV固化模块采用主动辊及从动辊带动模具带运动,待加工薄膜基材在模具带上运动并经涂料模块涂料、UV固化模块照射紫外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带状模具的薄膜双面微结构卷对卷UV固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带套在主动辊及从动辊上,通过调节主动辊及从动辊间的距离调节张紧力,模具带为完整加工成型,实现微细结构的连续无缝加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带状模具的薄膜双面微结构卷对卷UV固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向UV固化模块中,
涂料模块采用微凹涂胶方式或者狭缝式涂胶方式涂胶,然后利用刮刀或者软辊去除模具辊型腔外的涂料,
UV固化模块为线功率在200-300W/cm的UV光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带状模具的薄膜双面微结构卷对卷UV固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向UV固化模块采用模具辊待加工薄膜基材运动并经涂料模块涂料、UV固化模块照射紫外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带状模具的薄膜双面微结构卷对卷UV固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向UV固化模块依靠正向UV固化模块的模具带提供张紧力,延长保型时间并提高固化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带状模具的薄膜双面微结构卷对卷UV固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向UV固化模块及逆向UV固化模块中内还设有可以对局部加热调节温度来实现最优的固化速度的红外加热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带状模具的薄膜双面微结构卷对卷UV固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待加工薄膜基材与UV固化模块、贴保护膜模块的接触面下方设有支撑条,保持基材幅宽方向的平整度并保证模块和基材间的良好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19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块里进潜入胶口模具
- 下一篇:一种氟橡胶脱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