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控制系统S曲线加减速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3011.X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华;李宏胜;葛红宇;王建红;樊红梅;邵祥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6 | 分类号: | G05B19/41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控制系统 曲线 减速 实现 方法 | ||
1.一种运动控制系统S曲线加减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
S曲线加减速的完整过程分为7个运动段,它们是加加速段、匀加速段、减加速段、匀速段、加减速段、匀减速段与减减速段;
本方法中用到的参数定义为:加加速度大小为JM、当前时间t、加加速段终点时间t0、匀加速段终点时间t1、减加速段终点时间t2、匀速段终点时间t3、加减速段终点时间t4、匀减速段终点时间t5与减减速段终点时间t6;采样时间Δt;加速度最大值aM;
t0、t1、t2、t3、t4、t5与t6分别对应的采样时刻nt0、nt1、nt2、nt3、nt4、nt5与nt6;
1)S曲线加减速的实现条件:
S曲线加减速控制过程的基本限定条件公式如公式(6),即S曲线加减速过程的加加速、减加速、加减速与减减速时间相等,加速度变化量与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符号不同;
其中,at0为加加速段终点时间t0的加速度、at1为匀加速段终点时间t1的加速度、at4为加减速段终点时间t4的加速度、at5为匀减速段终点时间t5的加速度;Vt3为匀速段的终止速度、Vt4为加减速段的终止速度、Vt5为匀减速段的终止速度、Vt6为减减速段的终止速度;
设S曲线加减速过程中,指令速度VL,指令位移L,定义时间变量为:
Δt1-2=t2-t1,Δt3-4=t4-t3,Δt5-6=t6-t5
则完整的S曲线加减速过程应满足公式(7),其中aMax为最大容许加速度:
2)S曲线加减速的递推公式
采用递推方法,利用前一时刻的运动状态,获得当前时刻的运动控制参数:
设初始速度为V0;当前采样时刻k,对应的加加速度Jk、加速度ak以及运动速度Vk,则基于前一时刻的各递推公式分别为公式(8)、(9)与(10),此处k取0、1、2……:
最后,由运动控制系统根据运动控制参数控制被控对象的S曲线加减速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30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