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3405.5 | 申请日: | 2013-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6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丁飞;王静;牟雪梅;张治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飞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08;A61K9/16;A61P7/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预防 髋关节 置换 术后 下肢 静脉 血栓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髋关节置换术的不断成熟,其日益成为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以及骨关节炎等股骨疾病的首要手段,并逐渐被患者和广大医务工作者接受和推广。但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髋关节置换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报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血栓形成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在手术中造成组织的人为破坏,组织因子释放,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血管损伤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可能是骨科手术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血液的高凝状态。手术或外伤后人体的造血机制异常,使血液中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增多,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使之易于凝结,为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成为血栓发生的基础;肢体制动、卧床、长时间的被动体位导致血液流动缓慢,为血栓的发生创造了条件;长时间的肢体不运动,使肌肉活动促使血液快速回流心脏的泵作用消失,增加了血栓发生的机会。为此,通过术后抗凝溶栓、改善微循环等措施预防和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低分子肝素是用酶或化学方法将肝素降解而成,具有较好的抗栓效果,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较强,无需实验室监测,使用方便,但容易引起术后出血倾向,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下肢深静脉血栓虽有肯定的疗效,但存在禁忌症多、副作用大、病人顺应性差等缺点,尤其对手术需要施行硬膜外麻醉等神经系统周围操作时引起硬膜外血肿的风险更大。
中医学认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由损伤或体虚气血失和、经脉阻滞、气血凝结或伴寒湿瘀滞所致。骨折、手术造成肢体受伤,气血逆乱,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见患肢水肿、疼痛。大多数学者认为,瘀血阻于脉络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治疗当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预防效果明显,安全性能高,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骨科术后用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包括:当归、大枣、卷柏、西红花、茯苓、三七、威灵仙、柴胡、桂枝、山药、太子参、土党参、山柰、山大黄、千斤拔、千针万线草、广香藤、王不留行、山茱萸、刺五加、肉苁蓉和姜黄。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当归50g~60g、大枣35g~45g、卷柏15g~25g、西红花20g~30g、茯苓25g~35g、三七35g~45g、威灵仙15g~25g、柴胡20g~30g、桂枝15g~25g、山药30g~40g、太子参45g~55g、土党参25g~35g、山柰10g~20g、山大黄20g~30g、千斤拔25g~35g、千针万线草15g~25g、广香藤35g~45g、王不留行20g~30g、山茱萸35g~45g、刺五加35g~45g、肉苁蓉20g~30g、姜黄25g~35g。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当归55g~60g、大枣40g~45g、卷柏20g~25g、西红花25g~30g、茯苓25g~30g、三七40g~45g、威灵仙15g~20g、柴胡20g~25g、桂枝15g~20g、山药35g~40g、太子参50g~55g、土党参30g~35g、山柰10g~15g、山大黄25g~30g、千斤拔30g~35g、千针万线草20g~25g、广香藤40g~45g、王不留行25g~30g、山茱萸40g~45g、刺五加40g~45g、肉苁蓉20g~25g、姜黄30g~35g。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当归55g、大枣40g、卷柏20g、西红花25g、茯苓30g、三七40g、威灵仙20g、柴胡25g、桂枝20g、山药35g、太子参50g、土党参30g、山柰15g、山大黄25g、千斤拔30g、千针万线草20g、广香藤40g、王不留行25g、山茱萸40g、刺五加40g、肉苁蓉25g、姜黄30g。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内用制剂。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内用制剂为口服液和颗粒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飞,未经丁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3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十二温经丸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虚拟复合可控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