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马氏体钢丝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3615.4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5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仲元美;仲小俊;孙志阳;崔春华;吕存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化市新光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60 | 分类号: | C22C38/6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57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马氏体 钢丝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及其制造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强度强耐腐蚀性马氏体不锈钢钢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尖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高性能设备的材料功能化要求越来越高。马氏体不锈钢丝主要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工业、生物医学和建筑、机电等工业,制造高强度透平螺钉、特种螺栓、销轴和弹簧等。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外大量使用马氏体时效钢,它具有更高的强度和优良的韧性,制造加工容易,焊接性能优良等诸多的优点胜于其他在当今开发的所有材料中,它是强韧性最高的钢种。马氏体时效钢有三个典型类别,即:18Ni、20Ni、25Ni,其中以18Ni钢制造最容易且应用也最广。但这类超高强度马氏体钢含有大量钴、钼、镍元素,成本极高。通常马氏体不锈钢硬度提高主要是通过在钢中增加碳含量来实现的,然而较高的碳含量对于改善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是不利的。人们为了在得到高硬度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耐蚀性,一方面通过在钢中加入氮、钒、钨等合金元素保证材料热处理后具有高硬度,另一方面加入铬、钼、铜等合金元素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如美国专利US 4180420通过在钢中加入钨的含量来提高材料的高温硬度。然而,该钢种中的C含量过高,导致其耐腐蚀性降低。再比如专利US6086686利用增加碳、氮的含量来获得高硬度,并通过加入铬、钼提高耐蚀性。然而,其耐腐蚀性能仍未满足使用的需要。对于马式体不锈钢钢丝的高强度和强耐腐蚀性的研究较少,中国专利CN101177764报道了一种N马氏体不锈钢丝及其制造方法,但是该专利仅提供了一种紧固件,并没有得到一种高强度和强耐腐蚀的马式体不锈钢钢丝。因而得到一种同时兼具高强度和强耐腐蚀的马式体不锈钢钢丝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具有高强度同时又具有强耐腐蚀性能的马氏体不锈钢钢丝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氏体不锈钢钢丝,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 0.20-0.46、Mn 0.6-0.9、NiO 0.2-2.0、Cr 0.8-1.0、Mo 0.04-0.20、 N≦50ppm、P 0.01-0.05、Al 0.001-0.005、S 0.05-0.20、Ti 0.02-0.10、Zr 0.1-1.0、V 0.02-0.08、B 0.005-0.010,余量为铁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钢丝的制造方法按以下工序进行:
(1)按照下列组分和配比并利用电炉进行钢水冶炼:C 0.20-0.46、Mn 0.6-0.9、NiO 0.2-2.0、Cr 0.8-1.0、Mo 0.04-0.20、 N≦50ppm、P 0.01-0.05、Al 0.001-0.005、S 0.05-0.20、Ti 0.02-0.10、Zr 0.1-1.0、V 0.02-0.08、B 0.005-0.010,余量为铁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2)用棒线材连轧机进行开坯,退火酸洗后得到φ5.5mm的不锈钢坯料。
(3)涂层并烘干。
采用皮膜剂对退火后的线材表面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在烘干炉烘干,炉温100-150℃,0.5-1.0小时
(4)用九连直进式拉丝机将原料直径拉至φ2.2mm。
(5) 中间退火前采用清洗剂处理表面。
(6)在管式惰性气体保护式连续淬火炉中淬火,温度为1080℃。
(7)进行倒立式收线,再进入连续光亮退火炉,炉温为800-850℃,线速度18-22m/分,管内通入氨分解气体保护。
(8)进行酸洗及表面涂覆膜或草酸盐涂并烘干。
(9)使用四连直进式油拉机将步骤(4)所得材料拉至φ1.48mm。
(10)使用φ500mm立式拉丝机将步骤(9)所得材料拉至φ1.40mm。
本发明所得的马氏体不锈钢钢丝可以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工业、生物医学和建筑、机电等工业,制造高强度透平螺钉、特种螺栓、销轴和弹簧等。本发明所得的马氏体不锈钢钢丝同时具有高强度和强耐腐蚀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化市新光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兴化市新光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36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磁衬套
- 下一篇:一种单片机控制的直线导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