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自组网的多功能腕式通信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83901.0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9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邱云周;王诗成;梁婷婷;吕建飞;宋勇;李宝清;袁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84/18 | 分类号: | H04W84/18;H04W8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网 多功能 通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自组网的多功能腕式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已获得广泛应用,手机、IPAD等无线通信设备已非常普及,但是,这些移动通信设备必须在无线网络信号覆盖的区域才能工作,而且,这些移动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基站,甚至中继设备来中转,无法直接进行通信,因此,在偏远的高原、山地、海岛、荒漠、森林及地下等没有无线信号的环境中,这些移动通信设备就无用武之地了。
此外,作为小众群体所使用的对讲机,虽然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但其功能单一,一般只具有通信功能,而且对讲机需要手持使用,个体较大。虽然也有一些改进的产品,例如,在申请号为201110367881.7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对讲机,该对讲机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凸块,凸块上有可以让固定带通过的通孔,由此通过固定带可将对讲机固定在使用者的胳膊上,方便使用及携带。再例如,在申请号为201210154102.X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可打电话的对讲机,该对讲机包括通用主机和多个分机,通用主机可以控制多个分机,并切换分机之间的内部通话,分机可以进行拨号呼叫;又例如,在申请号为201210208736.9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对讲机,该对讲机配置有音乐播放器、GPS定位装置和蓄电装置,壳体上设置有LED灯,该对讲机集通讯、音乐播放、定位及照明功能于一体,给使用者带来极大便利。然而,现有的对讲机仍然难以应用在高原、山地、森林、海岛、地下、荒漠等野外复杂环境的科研考察、旅游探险、深井作业、抢险救灾、军事侦察、反恐侦察等野外作业中。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在特殊环境、特殊用途下携带及使用方便的通信设备,以满足相关野外作业人员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特殊环境的能自组网的多功能腕式通信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自组网的多功能腕式通信设备,其呈腕式,且至少包括:
用于方位定向的电子罗盘;
无线传输模块,其配置有微带天线;
与所述电子罗盘及无线传输模块相连接的处理控制模块,用于基于电子罗盘的方位信息及佩戴者的相关路线信息来为所述佩戴者导航、以及还用于基于自主网协议来处理相关通信信息,以便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来与其他能自组网的多功能腕式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连接所述处理控制模块的人机交互模块。
优选地,所述自组网协议包括非中心自组网协议。
优选地,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基于宽带扩频通信的基带处理电路及连接所述基带处理电路的射频收发电路;更为优选地,所述射频收发电路基于零中频来构建;更为优选地,所述基带处理电路与射频收发电路一体封装。
优选地,所述能自组网的多功能腕式通信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的传感模块;更为优选地,所述传感模块至少包括:MEMS温湿度传感器及MEMS气压传感器等。
优选地,所述能自组网的多功能腕式通信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处理控制模块连接的GPS/北斗模块。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语音输入输出单元。
优选地,所述能自组网的多功能腕式通信设备的外壳一体成型。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能自组网的多功能腕式通信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实现与周围设备的自组网,且佩戴方便,能适用于高原、山地、森林、海岛、地下、荒漠等野外复杂环境的科研考察、旅游探险、深井作业、抢险救灾、军事侦察、反恐侦察等野外作业人员之间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能自组网的多功能腕式通信设备外形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能自组网的多功能腕式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能自组网的多功能腕式通信设备的无线传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a及4b显示为多个本发明的能自组网的多功能腕式通信设备的自组网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多功能腕式通信设备
11 电子罗盘
12 无线传输模块
13 处理控制模块
14 人机交互模块
15 传感模块
16 GPS/北斗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3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