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NO2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84729.0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5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根发;叶盼;施子晗;高飞;周宜君;李晓峰;张永华;程慧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60 | 分类号: | C12N15/60;A0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no2 基因 植物 生长发育 调控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ENO2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烯醇化酶(enolase,eno)是参与糖酵解的一个关键酶,近年来发现烯醇化酶还表现出一些其他的、多样化的新功能。在植物体中,研究者早已观察到烯醇化酶在转录、转录后和翻译后水平上应答高盐、低温、缺氧等非生物胁迫,因此,推测烯醇化酶可能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为止鲜有文献报道烯醇化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ENO2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ENO2基因整合至植物基因组中,从而调节植物(优选拟南芥)的生长发育。其中,所述ENO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核苷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核苷酸序列。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拟南芥基因组信息,设计用于扩增eno2基因的引物,最终克隆得到完整的基因序列。
本发明对烯醇化酶2基因在植物(拟南芥)营养生长发育和花粉发育中的功能进行了探索。
从拟南芥生物资源中心购买拟南芥烯醇化酶2基因(enolase2,eno2)的T-DNA插入突变体,经鉴定得到烯醇化酶2基因的纯合T-DNA插入突变体,并进一步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蘸花法用eno2分别转化eno2-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拟南芥,得到回补型和过表达型拟南芥,结合其表型分析(主要包括花粉粒显微镜观察和杂交等方法)来确定烯醇化酶2基因在拟南芥营养生长和花粉发育中的功能。结果如下:
eno2-纯合突变体的花粉粒较小,且形态异常,回补型的花粉粒大小和形态则与野生型一致。此外,eno2-纯合突变体的主根长度只有野生型的1/3,它的莲座叶叶片数目只有野生型的1/2,莲座叶叶片总面积也只有野生型的1/10,地上和地下部分的重量分别只有野生型的1/2和1/3,而回补型的这些表型差异得以恢复到野生型水平。
本发明还提供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ENO2基因整合至拟南芥基因组中,从而促进植物根的生长发育。
本发明还提供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ENO2基因整合至拟南芥基因组中,从而促进植物叶片的生长发育。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ENO2基因整合至拟南芥基因组中,从而促进植物花粉粒的发育。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首次证明烯醇化酶2基因在植物花粉正常发育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二)证明了烯醇化酶2基因除了在植物耐逆中起作用,进一步证明了烯醇化酶2基因在植物正常营养生长发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拓展了烯醇化酶2基因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基因组水平鉴定拟南芥烯醇化酶2纯合突变体;其中,1和2为野生型拟南芥,3和4、5和6为杂合eno2-拟南芥,7-10为纯合eno2-拟南芥,11为DNA Marker。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转录水平鉴定拟南芥烯醇化酶2纯合突变体。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拟南芥烯醇化酶2纯合突变体鉴定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生长23天的拟南芥;其中,左上角植株为纯合eno2-拟南芥,左下角植株为转pCAMBIA-1302-GFP空载体的拟南芥,中间植株为野生型拟南芥,右上角为回补eno2基因的纯合回补型拟南芥,右下角植株为过表达eno2基因的纯合过表达型拟南芥。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生长28d的拟南芥的莲座叶叶片。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生长15d拟南芥的主根的生长情况;其中,从左至右依次为回补型拟南芥、野生型拟南芥、纯合eno2-拟南芥、纯合回补型拟南芥和纯合过表达型拟南芥,纯合eno2-拟南芥的主根长度较短,回补型拟南芥的主根长度则恢复到了野生型的长度,过表达型拟南芥主根略长,但差异不明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生长23d拟南芥的侧根的生长情况;其中,从左至右依次为回补型拟南芥、野生型拟南芥、纯合eno2-拟南芥回补型拟南芥和过表达型拟南芥,纯合eno2-拟南芥的侧根较少,回补型拟南芥的侧根数目则恢复到了野生型的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4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铠装护层监测终端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旋转式架空线路增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