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溴二氟甲基取代的苯并1,3-二唑与苄溴类化合物的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84915.4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4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蒋海珍;徐旻俊;陈波;麻国斌;万文;郝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63/56 | 分类号: | C07D263/56;C07D277/64;C07D23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溴二氟 甲基 取代 苄溴类 化合物 偶联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溴二氟甲基取代的苯并1,3-二唑与苄溴类化合物的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杂环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其数量几乎占已知有机化合物的三分之一,许多重要的物质如叶绿素、血红素、核酸等都含有杂环化合物的结构。苯并二唑还是染料、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因此广泛用于染料和农药的合成。
目前报道的制备偕二氟亚甲基串联的含有苯并二唑的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合成方法列举如下:
通过2-二氟溴甲基取代的苯并二唑与醛类化合物在TDAE作用下反应得到。但是,由于-CF2-的强吸电子性,使得产物中的-OH很难改造,限制了产物的进一步拓展。[4]
通过单电子转移的方法也可以得到此类化合物。但是此类反应的底物也只局限于硫酚或苯酚类化合物。[5]
通过其他的一些方法也可以得到偕二氟亚甲基取代的苯并二唑化合物,但是都有其局限性。因此,探索具有高效、实用的方法来合成这种类型的化合物是非常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一溴二氟甲基取代的苯并1,3-二唑与苄溴类化合物的偶联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偶联物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反应方程式:
X为O、N-n-Bu或S;R1为-CH3、-COOMe、-NO2、-NO2、-Br、-COCH3、-CF3、-CN、-CN、-OCF3或-Cl;R2为-H或-CH3。
根据上述反应原理,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溴二氟甲基取代的苯并1,3-二唑与苄溴类化合物的偶联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其中:X为O,N-n-Bu,S;R1为2-CH3,4-COOMe,2-NO2,3-NO2,4-Br,4-COCH3,4-CF3,4-CN,2-CN,4-OCF3,2,6-Cl;R2为H,6-CH3。
一种制备上述的一溴二氟甲基取代的苯并1,3-二唑与苄溴类化合物的偶联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有如下步骤:将苄溴类化合物、一溴二氟甲基取代的苯并1,3-二唑、铜粉、添加剂按(1~3):(1~3):(3~7):(0.02~0.3)的摩尔比溶于有机溶剂中,在0~100 oC搅拌反应1~24小时,反应结束后,去除溶剂,经纯化得到一溴二氟甲基取代的苯并1,3-二唑与苄溴类化合物的偶联物;所述的苄溴类化合物结构式为:;所述的一溴二氟甲基取代的苯并1,3-二唑结构式为:;上述的添加剂为碘化亚铜,1,10-菲啰啉,溴化铜,N-溴代琥珀酰亚胺。
上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此合成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的优点。而且此方法以良好的产率专一性的提供了一溴二氟甲基取代的苯并1,3-二唑与苄溴类化合物的交叉偶联产物--偕二氟亚甲基串联的化合物。
本发明首次提出了苄溴类化合物与一溴二氟甲基取代的苯并1,3-二唑交叉偶联的方法。将易得的苄溴类化合物在铜粉、添加剂作用下与合成方法成熟的一溴二氟甲基取代的苯并1,3-二唑在一定的溶剂中,一锅法搅拌合成得到了一系列交叉偶联的新颖化合物。此合成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的优点。而且此方法以良好的产率专一性的提供了一溴二氟甲基取代的苯并1,3-二唑与苄溴类化合物的交叉偶联产物--偕二氟亚甲基串联的化合物。
2-(1,1-二氟-2-(邻甲苯基)乙基)苯并-1,3-噁唑3a的物性参数:
分子式:C16H13F2NO
结构式:
中文命名:2-(1,1-二氟-2-(邻甲苯基)乙基)苯并-1,3-噁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4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