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5062.6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3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颖;李纲;鲍燕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的工装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工装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工程机械工件譬如起重机活动支腿等较大型工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在流水线上进行零部件生产、输送、变位、转移、焊接、组装、转运和存放等一个或多个环节。
举例而言,现有的工装系统针对起重机活动支腿的变位、转移、存放和转运等过程一般需要采用行车或叉车等进行处理。然而众所周知的是,行车或叉车的效率偏低,且需要占用通道、车间等空间,既不安全又影响生产的物流过程,因此无法满足高效产出的需求,成为生产制造的顽疾;此外,采用行车或叉车进行处理的方式也导致无法实现起重机活动支腿的流水线高效生产。
不难看出,在本技术领域中亟需提供一种专门的工装系统,来解决现有工装系统工作效率偏低、影响生产物流且无法实现流水线高效生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工装系统效率偏低、影响生产物流且无法实现流水线高效生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工件的工装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利于生产物流且实现流水线高效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工件的工装系统,工装系统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变位转移装置,变位转移装置用于将第一输送装置上输送的工程机械工件变位转移至第二输送装置。变位转移装置包括转动支架和驱动机构。转动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之间互成角度设置。驱动机构与转动支架相连接,用于驱动转动支架转动,以在对来自第一输送装置的工程机械工件进行变位转移时,工程机械工件首先承载于第一承载部上,并在转动支架转动后转为承载于第二承载部上,进而使得工程机械工件转动预定角度后转移到第二输送装置上。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变位转移装置还包括传输部件,传输部件的传输速度与第一输送装置的传输速度相一致,以平稳接收工程机械工件。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用于承载工程机械工件的面设有缓冲材料层,且在传输部件接收工程机械工件时,缓冲材料层的上表面低于传输部件的上表面。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变位转移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以及设于固定支架的主轴,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之间互成直角并固定连接,且相连接部分与主轴枢接。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输送装置为搬运车,搬运车包括车架主体和从动轮组。从动轮组设于车架主体上,用于承载经由变位转移装置变位转移过来的工程机械工件,工程机械工件在外力作用下在从动轮组上滑动。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工装系统还包括推料装置,用于在工程机械工件转移到从动轮组上后,推动工程机械工件向远离变位转移装置的方向滑动。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推料装置包括推压件、导向件和驱动组件。推压件,用于与工程机械工件相接触;导向件,与推压件连接设置;驱动组件,与推压件相连接,用于驱动推压件沿导向件所限定的方向移动以推动工程机械工件。其中,驱动机构和/或驱动组件采用液电驱动或电气驱动。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搬运车还包括分别设于车架主体两相对侧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固定设置于车架主体的远离变位转移装置一侧;第二限位件弹性设置于车架主体的靠近变位转移装置的一侧,第二限位件在工程机械工件转移到从动轮组上后被工程机械工件弹性挤压,并在推料装置推动工程机械工件远离第二限位件时弹性复位。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动轮组突出于车架主体的上表面,且在靠近变位转移装置一侧相对于车架主体悬空设置,从动轮组与车架主体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二承载部的厚度,以使第二承载部在将工程机械工件转移到从动轮组上后处于从动轮组与车架主体之间的间隙位置,防止搬运车移动搬运时与第二承载部相干涉。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及其第一种到第八种可能中任一种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工装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第一输送装置、转移装置、推料装置以及第二输送装置电气连接,以实现对工程机械工件的变位转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5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