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桥台跳车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5069.8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清;卢鲁;黄毅;何强;徐江;陈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曹翠珍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治***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桥台 阶梯 钢筋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桥台跳车技术及施工方法,通过在桥台与路堤之间设置过渡段,减少传统桥台面垂直,回填土碾压受轮距限制碾压不密实的问题。属于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设施的交通建设近几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仅2005年公路建设里程已经达到190万公路,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4万公里,桥梁达32万座,累积长度达13370公里。因此,交通建设的安全性、舒适性、寿命使用等性能对交通营运环境显得日趋重要。现如今交通的发展势头良好,使得汽车行业的荷载能力同样也在发生变化,大量超大型汽车荷载对于道路桥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公路与桥梁的连接过渡段,由于两种结构的用材不同(一柔一刚),其刚度差异及回填土和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极易产生沉降落差,导致路面与桥台连接段不平顺,出现桥台跳车现象。因此,减缓桥台跳车现象,特别是高速公路的桥台跳车问题,提高行车安全和舒适性一直都是困扰交通工程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防止桥台跳车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及施工方法,通过在桥台与路堤之间设置过渡段,过渡段主要采用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通过分层回填分层碾压的方式,将板面做成斜面,使碾压机械的轮压能充分碾压到填土与阶梯式钢筋混凝土的板面上,减少传统桥台背面垂直回填土碾压受轮距限制碾压不密实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桥台跳车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包括有中间隔板,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分别设置于中间隔板的两侧,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改进,上、下连接板与中间隔板之间的夹角为150°~160°。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了一种基于该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上述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的防止桥台跳车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桥台与基础尾端之间的回填土区域内,先铺设第一层的回填土,位于基础尾端一侧的回填土向桥台倾斜,斜度与上、下连接板与中间隔板之间的夹角相同,然后在斜面上放置或浇筑第一层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第一层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的下连接板位于基础尾端上;
第二步、在第一层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的上方铺设回填土;
第三步、从第一层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的上连接板处至桥台的回填土区域内,铺设第二层的回填土,位于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的上连接板一侧的回填土向桥台倾斜,斜度与上、下连接板与中间隔板之间的夹角相同,然后在斜面上放置或浇筑第二层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第二层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的下连接板与第一层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的上连接板进行连接;
第四步、在第二层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的上方铺设回填土;
第五步、重复第三步和第四步,进行回填土和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的铺设与连接,直至设计高度;最上层的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的上连接板与桥台的上承台连接。
该方法的实现原理:
本方法通过逐级将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相互连接并逐次进行填土,使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在桥台与路堤之间的回填土区域构成一个过渡段,过渡段的范围由项目设计计算确定,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连接为整体后成为受力支撑稳定板,保证能够承载回填土、车辆行驶等荷载的影响,使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过渡段上部的填土从桥台至路堤之间实现了逐渐由浅至厚的铺设,在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堤之间由一定的受力渐变过度,实现连续沉降而非突变沉降,使得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基之间有着受力渐变的良好过度,从根本上解决回填区与路堤之间的沉降问题,避免了由于沉降过大引起的桥台跳车。构成过渡段的钢筋混凝土板的尺寸(高度、宽度、长度、厚度、斜面的水平夹角)主要由项目设计计算确定。采用多级铺设混凝土板以及分层碾压的目的是提高回填土的压实度,保证回填区域与路堤之间过渡段的完整结合,并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特别地,在将混凝土板铺设或者浇筑于回填土的斜面上之后,在这一层回填土上方再次进行回填压实的作业可以进一步地加固该回填土层与其所对应的混凝土板之间的紧密压实的程度,提高施工强度;另外,在对混凝土板的正面进行碾压时,要加强对阶梯式钢筋混凝土板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处的碾压,提高回填土的压实度,斜面的混凝土板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桥台面由于垂直,而导致回填土碾压受轮距限制碾压不密实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未经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50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