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茯苓枸杞挂面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86298.1 申请日: 2013-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3829147A 公开(公告)日: 2014-06-04
发明(设计)人: 李畅;罗金莲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海清食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16 分类号: A23L1/16;A23L1/30;A21D2/3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3100 ***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茯苓 枸杞 挂面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茯苓枸杞挂面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面条,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粉状加水和成面团,之后或者压或擀制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揉、拉、捏等手法制作而成。在古代中国,食品卫生条件较差,相对于其他食品而言,经过煮沸的面条最为洁净,可以大大减少肠胃疾病的发生,因此面条成为中国最常见的食品之一。由于制条、调味的不同,从而使中国各地出现了数以千计的面条品种,遍及各地。枸杞为人们对商品枸杞子、植物宁夏枸杞、中华枸杞等枸杞属下物种的统称。人们日常食用和药用的枸杞子多为宁夏枸杞的果实“枸杞子”,果实(中药称枸杞子),药用功能与宁夏枸杞同;根皮(中药称地骨皮),有解热止咳之效用,现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枸杞多糖具有促进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抗疲劳、抗辐射、保肝、生殖功能保护和改善等作用。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靖州是“中国茯苓之乡”,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茯苓交易中心,年交易量3.2万吨,占全国总量60%;年出口量1.2万吨,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二;为培育出结苓率高、抗病性强、品质更优的茯苓品种,该县组织了这次太空育种;6月11日将5株茯苓菌株“湘靖28”通过神舟十号送上太空,在轨道运行355小时,航程近700万公里,利用宇宙空间微重力、超真空、强辐射等特殊环境的诱变作用使生物基因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选育,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在挂面中加入枸杞、茯苓等名贵药食,既不会破坏挂面本身的好口感,又达到了保健养生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茯苓枸杞挂面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如下方案来实现:一种茯苓枸杞挂面及其制作方法,它由水1、食用碱2、食用盐3、面粉4、枸杞5、茯苓6六种原料采用精选原料7、去杂8、清洗9、精磨10、过筛11、和料12、成形13、烘烤14、切断15、伏仓16、称重计量成包17十一个工艺流程完成其制作方法;其原材料的配比是:水1∶食用碱2∶食用盐3∶面粉4∶枸杞5∶茯苓6 =30%∶1%∶0.5%∶90%∶1%∶8%;

精选原料7:选择采集不久的的枸杞5与茯苓6备用;

去杂8:将枸杞5与茯苓6掺杂的杂质去除;

清洗9:将枸杞5与茯苓6置入纯净水中清洗干净后沥干水;

精磨10:将沥干水后的枸杞5与茯苓6分别粉碎精磨;

过筛11:将通过精磨10步骤的枸杞5与茯苓6过80目细筛,最后按照上述配比混合均匀;

和料12:将面粉4、食用盐3、食用碱2及混合均匀的枸杞5与茯苓6按上述比例定量添加;加水量应根据面粉的湿面筋含量确定,一般为25%~32%,面团含水量不低于31%;加水温度宜控制在30℃左右;和面时间15分钟,冬季宜长,夏季较短;和面结束时,面团呈松散的小颗粒状,手握可成团,轻轻揉搓能松散复原,且断面有层次感;

成形13:采用圆盘式熟化机或卧式单轴熟化机对面团进行熟化、贮料和分料,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要求面团的温度、水分不能与和面后相差过大;生产实践证明,在面团复合之后进行第二次熟化,效果较明显;压片一般采用复合压延和异径辊轧的方式进行,技术参数如下:

压延倍数:初压面片厚度通常不低于4~5毫米,复合前相加厚度为8~10毫米,末道面片为1毫米以下,以保证压延倍数为8~10倍,使面片紧实、光洁;

轧辊线速:为保证面条的质量和产量,末道轧辊的线速以30~35米/分钟为宜;

轧片道数和压延比:轧片道数以6~7道为好,各道轧辊较理想的压延比依次为50%、40%、30%、25%、15%和10%;

切条成型由面刀完成,面刀的加工精度和安装使用往往与面条出现毛刺、疙瘩、扭曲、并条及宽、厚不一致等缺陷有关;面刀有整体式和组合式,形状多为方形,基本规格分为1.0、1.5、2.0、3.0、6.0毫米五种;目前,国内已开发出圆形或椭圆形面刀,解决了条型单一的问题;面刀下方设有切断刀,作用是将湿面条横向切断,其转速可以根据每杆湿挂面的长度调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海清食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海清食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6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