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手刹杆同步自动换向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86604.1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0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争;王云龙;王晓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水争 |
主分类号: | B60T17/00 | 分类号: | B60T17/00;H01H21/12;H01H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车手 同步 自动 换向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手刹杆自动换向开关领域,具体涉及机动车手刹杆同步自动换向开关,用于控制与机动车手刹杆同步的自动换向汽车电器元件或者装置系统,例如同步强制保险带。
背景技术
手刹的专业称呼是辅助制动器,与制动器的原理不同,其是采用钢丝拉线连接到后制动蹄上,以对车子进行制动。长期使用手刹会使钢丝产生塑性变形,由于这种变形是不可恢复的,所以长期使用会降低效用,手刹的行程也会增加。手刹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车辆后轮的速度。但在快速行驶中,手刹的制动力作用是很小的。如果车主在高速行驶时拉动手刹,那么会很容易使后轮抱死,拉线被拉断,此时将会发生车辆侧滑,甚至翻车等现象。同时在急转弯或者雨天、冰雪地中行驶,也不要急速使用手刹,否则ABS系统就会失效,后轮完全没有转速信号,容易发生跑偏和甩尾现象。手刹对于小型汽车来说,有的是在变速箱后,与传动轴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制动盘,类似盘式制动器的(当然也有鼓式的),然后通过钢索,将拉力传动到那,从而实现驻车制动。拉动手刹后,它利用一个液压辅缸,推动车下边的液压总缸运动,然后带动气阀,(之所以这么设计,是为了驾驶室不听到那些空气的声音),然后气阀动作之后,制动传动轴,汽车只手刹只刹传动轴的,当完成制动传动轴之后,如果是普通的卡车则利用手刹杆的钢索拉动拉实现长期刹车。上述手刹是为了满足现有的功能要求而设计的,当机动车安装同步强制保险带时,则需要与安装机动车手刹杆同步的自动换向开关,用于控制与机动车手刹杆同步的自动换向汽车电器元件或者装置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机动车手刹杆同步自动换向开关,用于与机动车手刹杆匹配的汽车电器元件或者装置系统的自动同步换向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所述机动车手刹杆同步自动换向开关,由手刹杆、接线基套、第一负极触点、正极触点、负极触点、换向触头基轴、中心轴、第一触点、触点、第一负极电源线、正极电源线、电源线、电器元件导线组成;其特征在于,以中心轴为轴心,依次有手刹杆的端部和换向触头基轴及接线基套;其中,手刹杆的端部与换向触头基轴固定连接,换向触头基轴的外沿部固定有第一触点和触点,第一触点和触点上分别连接有电器元件导线;接线基套的内沿上等距离固定有第一负极电源线、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如图中箭头所示)当操作者使用手刹杆时,手刹杆及换向触头基轴及第一触点、触点以中心轴为轴心,在与手刹杆匹配部件限定的范围内往复转动;接线基套及第一负极触点、正极触点、负极触点处于静止状态。这样,第一触点、触点与第一负极触点、正极触点、负极触点之间往复交换接触;与第一触点和触点上分别连接的电器元件导线即可实现正极和负极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电器元件转向的自动互换,且与手刹杆工作状态同步。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是本发明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为手刹杆工作状态的移动万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机动车手刹杆同步自动换向开关,由手刹杆1、接线基套2、第一负极触点6、正极触点60、负极触点61、换向触头基轴3、中心轴4、第一触点5、触点50、第一负极电源线7、正极电源线8、电源线9、电器元件导线10组成;其特征在于,以中心轴4为轴心,依次有手刹杆1的端部和换向触头基轴3及接线基套2;其中,手刹杆1的端部与换向触头基轴3固定连接,换向触头基轴3的外沿部固定有第一触点5和触点50,第一触点5和触点50上分别连接有电器元件导线10;接线基套2的内沿上等距离固定有第一负极电源线7、正极电源线8、负极电源线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水争,未经王水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6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移动终端充电电流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柱塞式干式注料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