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7889.0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0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岗;朱峰;朱俊岭;余建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2 | 分类号: | B62K21/12;B62J3/00;B62J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装置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龙头。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用于上下班或郊外旅游,而且随着社会低碳的号召及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很多人又开始重新骑上了自行车。如今自行车的种类也特别多,有山地车、越野车等等,各有其功能,但是因为现有的自行车功能单一,只是单纯的交通工具,因没有远程无线监控功能,当人们远离自行车,经常会有自行车失窃,造成财产损失;也没有显示时间、地理、天气和优惠信息的外设功能,不能照顾到人们的各方面,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再者人们在夜间使用自行车,经常会因为天太黑看不清路而无法骑乘,即使有路灯,也很难保证看清路面,即使单手骑车,一只手控制龙头,另一只手拿着手电筒,这样骑车方式很容易发生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集照明、导航定位、探测和报警多功能于一体,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自行车龙头。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车龙头,包括横杆和设置在横杆两端的把手,所述横杆内部设有用以接收外界振动信号,将机械信号转为电信号的振动传感器模块、用以接收上述电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的控制器模块、用于收/发信息的并支持双通道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模块,为上述组件提供稳定电能的供电模块。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是3G/4G上网模块,该无线通信模块与外界上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横杆上还设有用以检测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的空气污染质量探测器,其与上述控制器数据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横杆上还设有作出声、光警报的声光报警器,其与上述控制器数据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横杆上还设有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准确地定位以及GPS导航系统根据当前位置和交通情况,提供最优的行车路线的GPS导航定位系统和适时的显示时间、地理、天气和优惠信息的显示装置,均与上述控制器数据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横杆上还安装有LED灯。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把手上还设有取暖装置,所述取暖装置为固定在把手上的电阻丝构成。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把手上设置有保暖套,可贮存电阻丝产生的热量。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自行车龙头还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并与横杆内电性连接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自行车龙头上设有LED灯、太阳能电池板及充电装置,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电能照明,绿色能源节能环保,同时保障了自行车能在夜间安全行驶;龙头上还设置有时间显示装置和空气污染质量探测器,方便使用者随时知晓时间和空气质量,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自行车龙头内部设有声光报警装置和GPS导航定位系统,具备了报警和远程监控的功能,避免失窃,大大提高了车子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龙头内部结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报警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2和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自行车龙头,包括横杆1和设置在横杆1两端的把手2,所述横杆1内部安装振动传感器模块3、控制器模块4和无线通信模块5,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的收发信号元件伸出横杆1表面安装,使得信号传输更加顺畅。
所述振动传感器模块3将接收到的机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供电模块6选用两节3V充电电池供电,并在横杆1内部设有电池盒,电池盒盖置于横杆1表面,方便更换电池。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是3G/4G上网模块,该无线通信模块与外界上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控制器4还与空气污染质量探测器7、声光报警器8、GPS导航定位系统9和显示装置10数据连接。
所述自行车龙头的横杆1上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13,其两侧分别安装空气污染质量探测器7和显示装置10,所述GPS导航定位系统9安装于横杆1内。
所述声光报警器8安装在横杆1伸出下部表面固定安装。
所述横杆1前部两侧还安装有LED灯11,灯头向前并向下倾斜安装设置,每盏灯的功率为4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78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