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茄子抗黄萎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88453.3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军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茄子 黄萎病 基因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来源于野生茄子S.linnaeanum的抗黄萎病基因SlVe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茄子(Solanum melongena)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蔬菜作物,是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茄子黄萎病是主要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一种典型性土传病害,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色斑块型,网状斑块型,导致植株萎蔫,矮化等。近年来,随着设施茄子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和连作的不可避免,该病成为茄子设施栽培的重要病害,发生和危害愈加严重,因此生产上对抗黄萎病茄子品种的需求非常迫切。
前人的研究表明,茄子栽培种种质资源中缺乏抗黄萎病基因,仅有很少一部分表现为耐病的种质,高抗黄萎病的基因只存在于茄属近缘野生种质或半野生种中,目前还很难通过常规育种的方法实现抗病性与园艺性状的统一,其中野生茄子S.linnaeanum具有高抗黄萎病的优良特性,而且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S.linnaeanum与栽培茄具有一定的亲和性,通过重复授粉、胚挽救等方法可以获得少量远缘杂交后代。因此,充分发掘利用S.linnaeanum的抗黄萎病基因对栽培茄品种抗病性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从番茄、水茄(S.torvum)中分离克隆到的Ve类基因具有抗黄萎病的特性。将番茄Vel和Ve2基因转化马铃薯后成功增强了其对强致病力黑白轮枝菌的抗性,根据Ve基因序列开发的CAPS标记也成功地应用于马铃薯对黄萎病抗性的鉴定中,然而,具有抗病毒的茄子以及栽培茄子的基因同源性非常高,要想真正获得能够显著性的区分抗病毒茄子和非抗病毒茄子存在技术上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检测来源于野生茄子S.linnaeanum的抗黄萎病基因SlVe的分子标记试剂盒,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来源于野生茄子S.linnaeanum的抗黄萎病基因SlVe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剂盒中含有如下引物:
上游引物SL-R为5’-GAATCTTCACAAGCTCCAGCTCCAT-3’;
下游引物SL-L为5’-CTTTCCTTCAATCATCTCGT-3’。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上述试剂盒的应用,所述的试剂盒用于检测茄子抗黄萎病基因,优选的,用于检测茄子幼苗的抗黄萎病基因。
本发明的试剂盒可以在苗期对野生茄子、栽培茄以及两者的种间杂交后代群体进行抗黄萎病基因的快速检测,提高育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对S.linnaeanum与16个茄子栽培品种的检测结果图:
其中,M:标准分子量;1:S.linnaeanum;2:苏州牛角;3:徐州长茄;4:扬州长茄;5:七叶茄;6:成都墨茄;7:短把黑;8:三月茄;9:西安绿茄;10:蚌埠青长茄;11:芜湖白茄;12:杭州红茄;13:平湖小茄;14:宁波藤茄;15:二民茄;16:济南六叶茄;17:莒县红茄
图2:对部分BC1分离材料的检测结果图:
其中:M:标准分子量;1:S.linnaeanum;2:苏州牛角;4、8、9、13、15、19、20、22、24为检测到含有抗黄萎病等位基因SlVe的单株;3、5、6、7、10、11、12、14、16、17、18、21、23为未检测SlVe的单株。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育种材料中是否含有抗黄萎病基因SlVe的等位基因PCR标记,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DNA提取
播种S.linnaeanum、栽培茄以及S.linnaeanum与苏州牛角杂交配置的回交群体种子,待幼苗长至2-3叶时,取面积约1crn2的细嫩叶片,采用CTAB法提取DNA,DNA浓度调整为约50ng/ul。
2)PCR扩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军,未经刘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8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