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漏气氧气呼吸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88596.4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1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庞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迈(常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0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气 氧气 呼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气氧气呼吸机。
背景技术
在缺氧环境中工作的人群以及心脑血管病哮喘病等患者经常需要吸氧,然而目前的氧气呼吸机一旦开启之后就会一直在出气,当患者不需要再吸氧的时候有时候由于自身行动不便或者其他原因无法立即关闭呼吸机,造成氧气的外漏,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漏气氧气呼吸机,在呼吸机工作状态下患者的呼吸罩即使没有佩戴好也不会漏气,患者没吸气就不会出气,需要多少气就出多少气,不会浪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漏气氧气呼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罐、恒压室、出气管,所述储气罐与恒压室之间通过导气管相连,导气管上设有恒压阀,恒压室内设有压力感应器,出气管的一端与恒压室相连,另一端设有呼吸罩,出气管与恒压室的结合部以及出气管的侧壁上均设有单向气门。
优选地,所述单向气门包括通气片与盖片以及侧壁,通气片与盖片均设置在侧壁中间,盖片盖在通气片上,二者通过微力簧轴连接,所述通气片上设有若干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由外管与内管组成,所述内管侧壁上设有透气孔,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的夹层内设有颗粒状活性炭,其颗粒直径大于透气孔直径。
优选地,所述呼吸罩内侧边缘部分设有一圈绒布垫。
优选地,所述盖片与通气片均为圆形。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恒压室与出气管之间以及出气管侧壁上的单向气门有效的控制了氧气的输出与废气的排出,保证了即使在不呼吸的状态下也不会造成氧气外泄,并且在通过在呼吸着内侧边缘设置的一圈绒布店大大提高了呼吸罩佩戴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漏气氧气呼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出气管的截面图;
图3是图1中a、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通气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呼吸罩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和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至图5,一种防漏气氧气呼吸机,包括储气罐1、恒压室2、出气管3,所述储气罐1与恒压室2之间通过导气管4相连,导气管4上设有恒压阀5,恒压室2内设有压力感应器8,出气管3的一端与恒压室2相连,另一端设有呼吸罩6,出气管3与恒压室2的结合部以及出气管3的侧壁上均设有单向气门7。
为了保证气流的单向进出,所述单向气门7包括通气片71与盖片72以及侧壁73,通气片71与盖片72均设置在侧壁73中间,盖片72盖在通气片71上,二者通过微力簧轴75连接,所述通气片71上设有若干通气孔74,所述盖片72与通气片71均为圆形。
为了保证出气管内的清洁以及干燥,所述出气管3由外管31与内管32组成,所述内管32侧壁上设有透气孔,外管31与内管32之间形成的夹层内设有颗粒状活性炭,其颗粒直径大于透气孔直径。
为了使呼吸罩6的佩戴更加舒适,所述呼吸罩6内侧边缘部分设有一圈绒布垫61。
使用时,初始状态下单向气门7处于密闭状态,储气罐1内的氧气通过导气管4慢慢进入恒压室,通过恒压室内的压力感应器8感应气压,通过导气管4上的恒压阀5将恒压室2内气压调整至与外界大气压相同并一直保持,此时由于内外气压相等,出气管3与恒压室2的结合部的单向气门7仍处于密闭状态,当患者佩戴上呼吸罩开始吸气时出气管3一侧的气压开始降低,相对于恒压室2一侧产生负压,由于微力簧轴75的扭力很小,产生的负压压力很容易将其抵消,恒压室2与出气管3之间的单向气门7上的盖片72向出气管3一侧打开,氧气通过通气片71上的通气孔74进入出气管,被患者吸入,患者呼气时,负压消失,在微力簧轴75的作用下盖片72迅速盖在通气片71上,恒压室2与出气管3之间的通路被阻断,此时随着患者继续呼气,出气管3内的压力不断增大,气流将出气管3侧壁上单向气7的盖片72想外侧顶开,废气排出,当再次吸气时侧壁上的单向气门由于出气管3内压力减小而迅速关闭,恒压室与出气管3之间的单向气门7再次打开,随着呼吸的持续,该过程循环往复。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发明,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迈(常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科迈(常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85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智能终端的英语教学系统
- 下一篇:房政在线房地产综合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