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AFDX网络数据透明传输的编解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88763.5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7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春;牛文生;邱征;田莉蓉;黄韬;魏雪菲;于峰;牛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姚敏杰 |
地址: | 71011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afdx 网络 数据 透明 传输 解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不同网络设备上的适用于AFDX网络数据透明传输的编解码方法,编码包括以下子步骤:1)根据AFDX网络传输数据类型确定报文的数据类型,报文的数据类型包括简单数据类型以及复杂数据类型;AFDX网络传输数据类型包含整型、字符串类型、对象标识符类型、网络地址类型、时间戳类型、计数器类型以及结构体类型;2)根据报文的数据类型对报文进行编码,形成含有字符串的字节流;简单数据类型直接编码形成TLC结构字符串;复杂数据类型通过迭代编码形成TLC结构的字符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解决不同网络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不兼容问题以及可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的适用于AFDX网络数据透明传输的编解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AFDX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编解码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不同网络设备上的适用于AFDX网络数据透明传输的编解码方法。
背景技术
AFDX网络中各端系统通过交换机相连。不同的端系统为不同的网络设备,因此不同端系统上的数据可能采用了互不兼容的表示方式,例如数据的大小端、数据的类型字长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解决不同网络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不兼容问题以及可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的适用于AFDX网络数据透明传输的编解码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AFDX网络数据透明传输的编解码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适用于AFDX网络数据透明传输的编解码方法包括编码的步骤,所述编码包括以下子步骤:
1)根据AFDX网络传输数据类型确定报文的数据类型,所述报文的数据类型包括简单数据类型以及复杂数据类型;所述AFDX网络传输数据类型包含整型、字符串类型、对象标识符类型、网络地址类型、时间戳类型、计数器类型以及结构体类型;
2)根据报文的数据类型对报文进行编码,形成含有字符串的字节流;所述简单数据类型直接编码形成TLC结构字符串;所述复杂数据类型通过迭代编码形成TLC结构的字符串。
上述步骤2)中含有字符串的字节流包括数据类型标识字段、长度标识字段以及内容字段;
所述数据类型标识字段用于存放族类类型和族内标签号,所述数据类型标识字段占用一个字节;所述族类类型包括公开族类以及应用族类;
所述长度标识字段占用一个字节。
上述数据类型标识字段包括族类比特、格式比特以及标签号比特;
所述族类比特决定族类;所述族类比特由第八位比特以及第七位比特构成;
所述格式比特决定报文的数据类型是简单数据类型或结构体类型;所述格式比特由第六位比特构成;
所述标签比特是非负的族内标签号;所述标签比特的取值与族类类型相关。
上述族类类型是公开族类时,所述标签比特由第五位比特至第一位比特构成;所述五位比特中有用的是5个族内标签号,其中,四个是简单数据类型,一个是结构体类型;
所述族类类型是应用族类时,所述标签比特由第五位比特至第一位比特构成;所述五位比特中有用的是4个族内标签号,其中,四个均是简单数据类型。
上述长度标识字段包括定长编码以及不定长编码;所述定长编码包括短定长编码以及长定长编码;
所述短定长编码的长度小于128比特,所述短定长编码的第八位比特是0;第一位比特至第七位比特是长度值;
所述长定长编码的长度不小于128比特,所述长定长编码的第八位比特是1;第一位比特至第七位比特是长度值所占用字节数;紧跟的相应数量字节是存放的长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87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