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沼气反应器的教学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9136.3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6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伍德林;鲍恩财;李君;刘伟伟;宋威;徐新宿;郭君娣;张树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107;C12M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沼气 反应器 教学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模型,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沼气反应器的教学模型 。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沼气池模型主要采用普通塑料瓶或玻璃制作,虽然制作较为简单,但是普通塑料制作的沼气反应器密闭性差,漏气漏水现象经常出现,而用玻璃制作的沼气反应器易碎裂,制作过程易造成人员受伤,且不能够有效保温,反应速度慢,教学和实验周期长。这些沼气反应器的教学模型在教学与示例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只体现沼气发酵的知识点,对沼气反应器内部的环境和发酵参数变化仍不了解,掌握的知识面窄,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沼气反应模型制作简单、结构单一、知识面窄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沼气反应器的教学模型,它既能保证沼气反应模型的安全性,又能充分展现沼气发酵反应的原理与过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智能化沼气反应器的教学模型,包括有反应器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罐体呈双层保温筒状,其包括有外筒(2)和内筒(3),所述外筒(2)和内筒(3)上均开有相互对应的进料口(4)、沼液出口(11)、沼渣出口(21),所述外筒侧臂上还开有进水口(1)和出水口(10),所述外筒和内筒顶部采用环形连接板(33)粘合,并采用盖板(5)封盖,盖板上开有沼气出口(7),温度传感器接口(28),搅拌棒接口(30),PH值传感器接口(31)和螺丝孔(32),所述沼气出口通过进气导管(25)连接集气瓶(26),集气瓶的排水口通过排水导管(27)连接水浴锅(14)的排水口(29),所述水浴锅内的水泵(18)通过供水导管(19)连接反应器的进水口,水满后从出水口通过回水导管(12)溢流进水浴锅;所述水浴锅一侧的智能测控器(15)通过电线(24)电信号连接于温度传感器(6)、PH值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6)、加热棒(17)、水泵(18)、搅拌棒(23)的电机。
所述的外筒(2)和内筒(3)上的进料口(4)、沼液出口(11)、沼渣出口(21)之间通过分别通过管件连通,且管件的端部伸出外筒。
所述的环形连接板(33)的内径与内筒(3)的的直径相等,外径略大于外筒(2)的直径,粘合外筒和内筒的顶部后形成双层保温筒,在外伸部分开螺丝孔(32)。
所述的反应器盖板(5),直径与环形连接板(33)外径相等,重合安装,中间放置丁腈胶O型圈,盖板四周设置螺丝孔(32)若干,与环形连接板的螺丝孔位置对应,用螺丝和螺母连接;在盖板的内筒(3)直径范围内开孔若干,用作温度传感器(6)、沼气出口(7)、PH值传感器(9)、搅拌棒(23)的接口,其中搅拌棒的接口(30)开孔大于搅拌棒的直径,使用瓶塞(8)密封。
所述的水浴锅(14),水浴锅一侧面开孔2个,分别用于放置温度传感器(16)和加热棒(17),顶部开孔2个,分别作为循环热水的回水口(13)和集气瓶(26)的排水口(29),在水浴锅底部开孔1个,作为供水导管(19)的插入口,连接有水泵(18)。
所述的智能测控器(15),智能测控器具有数显功能,接收到PH值传感器(9)的传输数据不在6.5~7.5范围时发出警报声;并可通过控制加热棒(17)对水浴锅内的水加热,同时控制水泵(18)将热水泵入沼气反应器(22)的保温层,沼气反应器内达到适宜温度后自动关闭加热棒和水泵;智能测控器采用定时设置,每隔1小时启动搅拌棒(23)搅拌10分钟。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实现沼气反应器的教学模型的简单、安全、高效,在沼气发酵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出料、加料,同时解决了传统塑料或玻璃制作沼气反应器密闭性差、易碎裂、不保温的缺点。
2、沼气反应器与智能化测控技术相结合,既方便理解沼气反应的原理和沼气池的结构以达到最佳效果,又能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融合沼气发酵,沼气、沼液、沼渣的收集与智能测控方面知识。
3、智能化沼气反应器的教学模型实时测控反应器内部环境,有利于实验研究和工程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盖板开孔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环形连接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9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纵向调制互易型光学电压传感器
- 下一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