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楔块零件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9215.4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3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邓云昌;臧兵;王奇峰;白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G01B5/02;G01B5/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胡乐 |
地址: | 71011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楔块零件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楔块零件是航空计算机模块上使用最广泛的零件,其加工的质量直接影响模块的拔插性能。楔块(如图1)零件采用数控加工成型(材料1Cr18Ni9Ti),形状像棱边倒角的刀口尺,楔块零件具有轴心孔道,轴心孔道分为两段,其中靠近楔块斜面一侧为光孔段,靠近楔块底面一侧为内螺纹孔段,该内螺纹孔段的长度即壁厚尺寸。在楔块的设计尺寸链中,设计基准是壁厚一侧端面;在楔块产品的测量尺寸链中,测量基准是孔口一侧端面(线)。
楔块的检测主要涉及孔壁厚;传统检测步骤如下:
使用测量过程中形成的测量尺寸链计算孔深度尺寸,利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等测量工具测量楔块外形尺寸和孔深度尺寸,以此保证孔壁厚尺寸。
如图2所示,传统方案是通过测量孔Ф3.5H7的深度来间接保证孔壁厚尺寸这样就存在了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的问题。具体如图3所示,通过建立测量尺寸链来换算孔Ф3.5H7的深度。在测量尺寸链中是封闭环,是增环,Al是减环,用极值法计算得到在产品检测时,对A1、A3进行测量,若A1、A3这两个参数的测量值均符合上述理论值
以上传统检测方法存在设计基准与测量基准不重合的问题,误差大,容易导致产品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楔块零件的检测方法,以降低检测环节的误判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楔块零件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尺寸链的设计基准为壁厚一侧端面,测量尺寸链的测量基准为孔口一侧端面;定义设计尺寸链和测量尺寸链如下:A1为楔块的孔深度尺寸,A2为楔块的孔壁厚尺寸,A3为楔块的总长度尺寸;其中,
在设计尺寸链中,A1是封闭环,A2是减环,A3是增环;
在测量尺寸链中,A1是减环,A2是封闭环,A3是增环;
2)分别根据设计尺寸链和测量尺寸链计算出孔深度尺寸A1,计算得到的两个A1值存在不同极限(上下)偏差,绘制得到误判区域分布模型;
3)通过分析误判区域分布模型,设计、制造一轴类工装,该轴类工装的外径与楔块的光孔间隙配合,轴类工装的长度大于设计尺寸链的孔深度;
4)将轴类工装插入楔块的光孔内紧抵楔块的内螺纹端面,此时轴类工装和楔块的配合结构作为一个组合件,建立新的测量尺寸链如下:楔块的孔壁厚尺寸是封闭环,组合件的总长度尺寸是增环,轴类工装自身的长度尺寸是减环;根据该新的测量尺寸链,计算出组合件的总长度尺寸的理论值;
5)进行楔块产品检测时,测量组合件的总长度是否满足理论值公差范围,即可确定孔壁厚尺寸是否达标。
上述步骤5)是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组合件的总长度。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特定辅助工装,应用该方法降低了误判率,提升了检测环节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针对楔块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测量基准和设计基准的示意图。
图3为传统方案的测量尺寸链。
图4为本发明根据计算得到的两个A1值绘制得到的误判区域分布模型。
图5为本发明设计的轴类工装的尺寸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轴类工装与被测楔块零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基于新的测量尺寸链计算后绘制得到的误判区间分布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检测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92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木生长自动显示尺
- 下一篇:一种电动工具产品用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