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薄板试样标距打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9285.X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7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白银兰;尤大勇;宁雄显;张磊;吴伟;卢国清;汪渊;陈云霞;肖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金玉兰;谭昌驰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薄板 试样 打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机械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能够对薄板拉伸试样划线的金属薄板试样标距打点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打点机主要用于对较厚的金属材料划出标线,对于较薄的金属板划线时,为了防止打点机的冲头对较薄的金属板施加过大压力而导致金属板产生应力集中,在打点机的放样槽中先放置一个平整的铁块,然后在铁块上放置砂纸,最后将试样放置于砂纸上,通过拉动砂纸进而在试样上画出标距线。然而,这种方法存在几个弊端,比如:
1)不能连续给试样划线;
2)划线的清晰度也因人而异;
3)在拉动砂纸的过程中容易将铁块拉出,可能危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除此之外,专利文献CN201010548300的“可自动送料的金属打标机”中公开了通过将试样放在有一定倾斜度平台上,利用试样的自重完成自动送样的技术方案。然而,对于例如只有0.1mm厚度的较轻的薄板试样,仅仅依靠其自重根本无法完成自动送样。
另外,专利文献CN201120523562的“一种拉伸试样标距划线装置”中公开了通过人工将试样放置于两个滑块之间,进行固定,通过两个标尺定位,利用划线器的移动在试样上画出一条一条标距线的技术方案。这种方法划线的速度慢、劳动强度大,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了自动连续送样、提高了检验效率并利于大规模生产的金属薄板试样标距打点机。
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属薄板试样标距打点机,包括:转子,该转子形成为多角星形,在每个角部设有一排齿;设在所述转子的下方的传送带,该传送带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多个吸样带,该吸样带通电后产生磁场而吸附金属试样;控制器,其用于对所述转子、所述传送带以及所述吸样带进行电路控制,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使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多个吸样带连续传送所述金属试样,使所述齿在所述转子的旋转过程中划过所述吸样带上的所述金属试样而完成划线。
并且,所述转子形成为六角星形。
并且,所述转子的每个角部形成有一排凹槽,所述一排齿分别插入到该凹槽内,且所述齿的底部分别设有弹簧,所述齿与该弹簧被固定连接。
并且,所述一排齿的齿与齿的间距为5毫米。
并且,所述转子进行匀速旋转,所述传送带进行间歇旋转。
并且,当放置有所述金属试样的所述吸样带移动到所述转子的正下方时,所述传送带停止旋转。
并且,当所述传送带停止旋转时,将要到达所述转子的正下方的所述一排齿离所述转子的正下方还有预定角度。
并且,当到达所述转子的正下方的所述一排齿离开所述转子的正下方后到达预定角度时,所述传送带开始匀速旋转。
并且,所述吸样带在所述传送带的不同的两个位置完成通电和断电,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吸样带的通电和断电位置之间。
并且,所述转子通过第一底座支撑,所述传送带通过第一底座和多个第二底座支撑。
并且,所述第一底座的下面设有减震弹簧。
并且,所述转子通过第一底座支撑,所述传送带通过多个第二底座支撑。
并且,所述多个第二底座的下面设有减震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金属薄板试样标距打点机主要由转子、设有吸样带的传送带以及控制器构成,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价廉。
并且,本发明的金属薄板试样标距打点机通过使传送带通过多个吸样带不停地传送试样,使匀速旋转的转子外周的齿在转子的旋转过程中划过吸样带上的试样,因此可以实现对于薄厚试样的连续划线,显著提高了划线的速度、人员的利用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检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金属薄板试样标距打点机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金属薄板试样标距打点机的转子的正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金属薄板试样标距打点机的转子的侧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金属薄板试样标距打点机的传送带的正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金属薄板试样标距打点机的传送带的俯视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金属薄板试样标距打点机的中间底座的正视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金属薄板试样标距打点机运行时的走向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92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