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播种期提高川芎药材中内酯类物质含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90020.1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9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亮;袁继超;孔凡磊;郑顺林;范巧佳;杨世民;冯冬菊;王伟;王廷荣;徐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播种期 提高 川芎 药材 内酯 物质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栽培学研究领域,是一种用于提高川芎药材中内酯类物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mg Hort.)为伞形科藁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中,以根茎入药,主要药效成分包括内酯、生物碱、有机酸等化合物。川芎的内酯类物质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如心肌梗塞、冠心病、急性脑缺血、慢性脑缺血等病症。因此,提高川芎药材中内酯类物质的含量对临床应用非常重要。
川芎主要种植在四川省的都江堰市和彭州县,另外在什邡和彭山县也有种植,这些种植区一般在每年的8月10日至8月25日(立秋至处暑)期间进行播种。《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关于川芎药材品质评价指标只规定了阿魏酸的含量不得低于0.1%,并没有对其他的药效成分做规定,在一些已报道有关川芎栽培技术方面的文献中也只是考察阿魏酸及生物碱两种药效成分的含量,并没有研究播种期或其他栽培技术对川芎药材中的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苯内酯和欧当归内酯A等物质含量的影响。因此,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提高川芎药材中内酯类物质的含量,为提高川芎药材的品质提供了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川芎药材中内酯类物质含量的栽培方法,较传统播种期能有效提高川芎药材中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苯内酯和欧当归内酯A的含量。
不同播种期处理下川芎药材中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苯内酯和欧当归内酯A的含量见表1。由表1可知,这5种内酯类物质的含量随播种期均呈现先增后减的现象,8月5日播种的药材中5种内酯类物质的含量均最高,8月1日播种的次之,其他处理下随着播种期推的迟其含量逐渐降低。
表1播种期对川芎药材中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播种期是影响川芎药材品质的重要因素,由于川芎主产区8月份的气温较高,光照充足,生长速度较快,早播种的川芎比晚播种的川芎的干物质积累量和茎蘖数多,而茎蘖是地上部分给地下部分提供光合产物及其他必需生长物质的“通道”,“通道”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其生长情况,所以播种期是药效成分形成和积累的关键因素。因此,8月1日至8月5日期间(立秋前)播种能有效的提高川芎药材中洋川内酯I、洋川内酯H、洋川内酯A、藁本内酯和欧当归内酯A的含量。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利用播种期提高川芎药材中内酯类物质含量的方法,本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川芎药材的品质。
1.本发明提供的优质栽培方法是利用播种期来调控川芎药材中内酯类物质的含量。
2.本发明提供的优质栽培方法实用可行,更有利于川芎-水稻轮作制度的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利用播种期提高川芎药材中内酯类物质含量的方法,首先,选取地势较高的地块作为川芎生产用地,灌溉和排水条件要保证良好,水稻(川芎前作)收获后耙细并整平土地,然后开沟作厢,厢宽约1-2米。其次,选用优质正山系的苓子,弃掉遭病虫害或已发芽的劣质苓种,并在播种前用无毒或低毒的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浸种,沥干后栽种,于每年的8月1日至8月5日播种,每亩播8000~10000株。第三,在播种后共进行4次施肥,在播种后25d进行第一次施肥,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10%;40d时进行第二次施肥,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20%;55d时进行第三次施肥,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30%;70d时进行第四次施肥,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40%;施肥在霜降前全部完成;第二次茎叶发生及生长期时施尿素3Kg/亩。第四,加强田间管理,定时清除杂草,且在小满前后采收,不宜过早或过晚采挖。
按照本发明技术进行生产,较传统播种期(立秋至处暑)的川芎药材中的上述5种内酯类成分的含量均提高10-20%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0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扫地机喷水机构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晾衣架晾衣杆一体装置